打造“甬共富·宁税助”品牌,推出八大专项行动

宁波税务:用心描画共同富裕“同心圆”

2024年12月18日 版次:02        作者:本报记者 李一园

2024年前三季度,宁波市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59579元,同比名义增长4.2%,城乡收入倍差为1.56,较去年同期缩小0.04……一组组数据,见证了宁波先行示范推进共同富裕的突出成效。

2024年是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三周年,也是完成共同富裕示范区第一个五年重大目标的关键之年。年初以来,宁波市税务局积极打造“甬共富·宁税助”品牌,推出优质服务、收入分配、就业创业等八大专项行动,用心描画共同富裕“同心圆”。

产业创富,税务专业团队护航

科技创新,产业创富。宁波市税务部门在打造“甬共富·宁税助”品牌过程中,推出“宁税助·科创腾飞”专项行动,支持企业开展科技创新。

宁波永新光学股份有限公司深耕光学显微镜与条码机器视觉核心业务,同时提前布局医疗光学以及激光雷达两大新兴业务,永新光学始终走在向“新”图强的发展路上。“2023年以来,受益于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和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政策,我们享受税收优惠的金额超2740万元,办理出口退税超1710万元。”财务负责人毛凤莉表示,及时兑现的税费优惠为企业开展技术攻坚提供了有力资金支持。

“永新光学的1000多名员工中,1/10有股权。”毛凤莉介绍,企业积极探索员工共创共享方式,已先后实施三期股权激励,对象覆盖公司核心管理团队、中层干部及核心技术骨干246人,激励金额累计超1亿元。“税务部门组织业务骨干上门服务,辅导企业规范处理股权激励的相关涉税事项,激发企业的内生动力与员工的创新活力。”毛凤莉说。

吉利集团发布共同富裕计划行动纲领、宁波舜韵电子有限公司设立“共富帮扶”慈善冠名基金……实现共同富裕,宁波的民营企业是见证者,也是参与者。宁波市税务部门将培优企业、做强产业与助力共富相结合,聚焦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深度挖掘辖区企业发展潜力,以一户式体检报告、专业团队护航等方式,落实完善对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政策支持机制。

今年前三季度,宁波市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费163.23亿元。截至11月底,宁波市税务部门累计推送减税降费红利账单超40万份。

兴农帮富,税务上门“开小灶”

生态农场的应季山货供不应求、扎根山野的茶咖排起长队、耕读农庄的研学项目频频“爆单”……今日的宁波,乡村让城市更向往。

“这里有生态农业,还能体验农耕实践、自然研学和中医康养等项目,很受游客欢迎。”在四明山耕共富工坊的创办人王文艳看来,绿水青山最是“圈粉”,不少游客慕名而来。

从曾经的“中国金牌导游”到如今的“绿水青山合伙人”,王文艳笑称这个“跨界”考验体力更考验脑力。“多亏税务部门上门‘开小灶’,帮我扫清政策盲点、填补操作‘空白’。”她表示,在税务干部的辅导下,她已经掌握了手机客户端开具农产品免税发票等“新技能”。

宁波市税务部门设立“税收共富观察点”,推动服务、政策下沉乡村振兴一线,靠前服务、及时问需,将税收课堂搬到乡间田野,提供全生命周期的跟进辅导服务。

随着订单沿着网线“飞”来,特色农产品“走”出大山,王文艳带动近百名村民“家门口”就业,人均月增收3000余元。

共富工坊,带富一方。在宁波,像四明山耕生态农场这样的共富工坊已有960家,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5万余人,成为乡村经济的新增量、农民致富的新路径。

惠民增富,开通养老涉税服务专线

早上走进“爱心早餐”驿站享用美食,下午听听老年健康讲座,时不时还能享受义诊服务、参加各类文体活动……居住在宁波市江北区洪塘街道江畔社区的冯奶奶“银龄生活”过得有“知”有味。这份触手可及的幸福,正是由社区里的暮乐苑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提供。

作为公建民营的“嵌入式”社区养老机构,暮乐苑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以“社工+专家+志愿者”模式进行有效联动,满足老人各类居家养老服务及医康养需求。“在我们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老人可就近享受就餐、娱乐、体检、医疗等全方位服务,每天在此活动的老人都在100人以上。”宁波市江北惠民为老服务中心财务负责人吴艳说。

从该养老项目落地到实际运营,税务部门实时响应,提供了许多支持。2024年以来,该中心已享受社区养老服务免征增值税及减征企业所得税等政策优惠约87万元。“我们已经设立了包括暮乐苑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在内的5个点位,服务老年群体年均近8万人次。”吴艳说。

宁波市税务部门聚焦养老服务机构急难愁盼的问题,量身定制涉税业务政策套餐,开通养老涉税服务专线,针对税收优惠政策享受、涉税疑难问题提供精细服务,以政策集成和服务优化推动公共服务优质共享,让共同富裕从目标愿景变成了可知可感的生活实景。

协同共富,建立跨区域通办服务机制

甬蚌产业合作园自今年3月项目开工以来,建设进度条正不断“刷新”。作为甬蚌产业园承建方之一,宁波同创园林建设有限公司既是宁波和蚌埠两地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见证者,也是跨区域税费服务的体验者和亲历者。

“以前我们要拿着纸质跨区域涉税事项报告表,到项目所在地办理报验登记,进行预缴申报,然后再开票。”公司财务负责人沈央女表示,现在全程都能在电子税务局上办理,省时省力。今年以来,企业拓展了多处工程,网上开具了10余份跨区域涉税事项报告表,申报销售超过5000万元,较去年同比增长78.2%。

作为皖北八市中首个省级结对合作帮扶共建园区,甬蚌产业合作园是甬蚌强化“产业共链”的一个缩影。甬蚌两地税务部门联合召开政企恳谈会,推出税务微课,升级集成式服务场景,推动跨区域涉税事项服务从“能办”向“好办”持续转变。

与蚌埠共赴“十年之约”、与四川凉山开展东西部协作、与浙江丽水等14个县“山海联动”……宁波市税务部门积极推动建立跨区域通办服务机制,将探索区域扩大至长三角,集中破解普遍性难题,接续推进特色性试点,实现更大空间范围内的共建共享,为跨省域推进共同富裕探路。

产业兴、乡村美、百姓富、区域强,一幅美美与共、各美其美的新时代共同富裕新画卷正在东海之滨徐徐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