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进一步深化税收征管改革的意见》提出,全面推进税收征管数字化升级和智能化改造。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为实现更智能、便捷、精准的税收服务提供了可能。笔者认为,推进税收征管数字化升级和智能化改造,是在税务信息化建设既有成果基础上的优化和提升,既要充分运用金税工程建设的经验成果,又要着重提升新技术在信息共享、税源分析、纳税服务等方面的运用。
当前,新技术在税务工作中得到较为广泛的运用。在纳税服务方面,税务部门利用已有数据和第三方数据,已经实现系统自动提取、自动计算税额、自动预填报表等功能,12366纳税缴费服务热线引入人工智能的互动语音应答、机器人学习等技术,满足部分纳税咨询需求。电子税务局、增值税发票管理系统、自然人税收管理系统等一系列覆盖全税费种、全业务流程的应用系统,基本满足了线上办税的需求。
在税源管理方面,税务部门利用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打造数字税收征管的硬件平台,完善数据信息追踪系统,把控企业的经营情况和测算企业实际税率,解决征管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全面提高信息化管税能力。
在决策管理方面,税务部门借助地理信息系统(GIS)独有的空间分析功能和可视化表达功能,实现决策指挥、税费服务和税费征管的全景式展现、可视化跟踪、立体化分析。在房产税管理中,可以利用GIS直观展现税源分布、房产流转频度、房产交易价格变化等情况,为税收征管的宏观决策提供支持。
如何更好地运用新技术提升税收征管效能?笔者认为,可加大力度融合各类税收数据的自动化分析系统,智能勾稽比对、自动扫描风险、提出风险疑点,通过吸收一线的反馈建议逐步完善应用系统。
建议推进分行业、分类型的税收风险指标体系及分析模型的优化,提升大数据精准监管能力,为后续风险评估、稽查检查工作指明方向。
建议将培养数字化人才列入税务系统人才培养的长期计划,着力培养具备会计、税法、计算机等多领域知识的复合型人才。他们在税务工作中既能灵活使用先进信息化技术,又能为完善税务应用信息系统提出具体可行的方法和建议。加强信息化培训,加快系统优化进度,督促各系统开发方加快推进系统完善,使智能化系统更加可用、好用。
(作者单位:国家税务总局福建省税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