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税务部门开展基层党建“书记实事”活动

打通堵点,选定一件事抓到底

2024年12月20日 版次:04        作者:本报记者 胡冰

自今年3月起,国家税务总局郑州市税务局开展基层党建“书记实事”活动,由基层党组织书记聚焦管理中的堵点问题和薄弱环节,以及纳税人缴费人的实际需求,主动领题,选定1件“实事”抓实抓细抓到底,着力办好一批基层税务干部和纳税人缴费人可感可及的实事。在郑州税务部门基层党组织书记的带动下,“书记实事”的问题清单、任务清单逐步变成实干清单和成果清单,全市基层党组织书记领办的330件“书记实事”,93件被纳入市局项目库,形成转化运用成果25项。

聚焦新情况,解决增量问题

“开展‘书记实事’活动,我们注重发挥基层党组织书记的‘领头雁’作用,优先解决实践中出现的新情况。”郑州市税务局党委委员、副局长韩鹏说。

“问题一个一个研究,任务一项一项落实。”韩鹏介绍,为了让县、区税务局等基层单位清楚“书记实事”项目是什么、怎么干、如何评,郑州市税务局于今年3月制定印发《2024年基层党建“书记实事”实施方案》,紧紧抓住基层党组织书记这个“关键少数”,由各县区局党委书记和各党(总)支部书记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分别选定1件“书记实事”进行申报,市局审核通过后纳入项目库。在推进过程中,实行书记领题、破题、解题机制,做到动态销号管理,完成一个、验收一个、销号一个,最后集中评选一批效果良好、特色鲜明、亮点突出的优秀“书记实事”,有效破解党建业务“两张皮”难题。

做好新办纳税人“开业第一课”,是郑州市金水区税务局第一税务分局党支部今年申报的“书记实事”项目。郑州市金水区是河南省经济总量第一区。今年前三季度,金水区新办纳税人25381户,月均新办纳税人近3000户。面对体量大、增长快、涉税业务不熟悉的新增经营主体,如何满足其个性化税费服务需求,一直是当地税务部门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郑州市金水区税务局第一税务分局党支部书记王真介绍,为解决新办纳税人需求与政策推送不精准、不匹配等问题,他们借助开展“书记实事”活动契机,主动将服务向事前延伸,组织党员和业务骨干开发微信小程序“金快办”,搭建税费政策与纳税人类型的双重数据标签库,将923条常用政策法规精细化归类分拣,同时从企业类型、行业性质等5个角度切入,串联纳税人基础信息、办税缴费数据等,建立涵盖14.57万户纳税人的标签数据库。今年以来,郑州市金水区税务局累计完成优惠政策精准推送337批,惠及纳税人缴费人3.6万人次。

“经过半年多的运营,公司业务基本已经走上正轨,不仅取得了第一笔经营收入,而且顺利地开票并申报纳税,相信以后会越来越好!”临近年底,河南郑州安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负责人乔英柯在总结今年的收获时,感到信心满满。她告诉记者,公司于今年3月开业,很多事情都是“摸着石头过河”,好在包括税务部门在内的各个政府部门在开业前就帮她梳理了企业开办各个关键环节应注意的事项,提供从开业到开票“一条龙”服务,让她少走了不少弯路。

正视“老大难”,解决存量问题

“书记实事”不是书记一个人的事,而是整个支部的事;不是单纯的党务工作,而是党务与业务有效融合的工作。特别是对于一些困扰基层税务干部和纳税人缴费人的“老大难”问题,需要支部书记将全体党员干部的力量“拧成一股绳”,找到解决问题的可行方案。

据悉,在推进“书记实事”的过程中,郑州税务部门选派了83名政治立场坚定、能力素养过硬的青年党员干部担任党支部书记,让青年党员干部通过“书记实事”项目多层级、多岗位、多领域历练。作为“90后”党支部书记,巩义市税务局第一税务分局局长李莹到办税服务厅工作后发现,沟通不畅是引发矛盾和争议的“导火索”。为此,李莹将“好好说话”申报为“书记实事”项目,带领团队总结“1+N”行动指南,以“温情服务七步工作法”化解征纳矛盾,有效提升纳税人缴费人的满意度和获得感。

李莹介绍,聚焦个别刚入职税务干部因业务不熟导致在解答政策时出现“说不清”“说不好”的难题,巩义市税务局第一税务分局开展“三点一线”业务对齐集中排查行动,统一导税台、窗口、咨询热线三个岗位业务答复口径,促进业务服务“一把尺”,通过“以干带训”轮岗交流,实现窗口人员业务素养、综合能力双提升。“自‘好好说话’项目开展以来,纳税人进厅平均等候时间和办税时长同比分别下降了75.12%和28.24%,我们共收到锦旗表扬信8次。”李莹说。

在推进“书记实事”的过程中,为把行之有效的经验做法及时上升为制度机制,持续推进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郑州市税务局还构建了“溱洧书香润红芯”“心如金·明如水”“巩立方·义相融”等一系列品牌矩阵,“大企业定制性服务工作室”“税小原工作室”等一系列创新做法相继涌现,为各项工作提质增效提供了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