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服务高质量发展大局中,税收调研必须答好决策之问、实践之问、发展之问。一年来,立足税收工作主责、聚焦经济社会重点、锚定区域发展热点,我与团队一起开展了内容多样、形式丰富的调研,参与撰写服务决策报告60余篇。
如何围绕重点产业和重点区域,以税收制度创新推动各类要素加速聚集?据此,我参与开展了系列调研课题——税收服务自贸区发展。课题组联合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自贸试验区管理局,从新兴产业发展、制度先行先试、融入长三角一体化等角度开展相关分析研究,形成了《从税收视角看安徽自贸区发展亮点及问题》调研报告,梳理安徽省自贸试验区三大片区的发展亮点、存在问题和相关建议。安徽省主要领导对报告能够立足全局、主动思考,积极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给予肯定。
随后,税务总局科研所国际室开展《从税收视角看全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发展》研究时,让我牵头负责有关调研工作。我深知,调查研究要从数据出发,心中有数才能行之有方。我组织成立了数据小组,利用税收大数据,从行业、类型、区域等多维度,从登记、申报、发票等多领域,建立了创新发展、对外开放等30余项分析指标,提取了21个自贸区经营主体近年来相关税收数据,并对从商务部门获取的企业信息与税务登记信息进行匹配和数据清洗,确保了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开展制度创新,实行先行先试,是自贸区肩负的一个重要使命,其中税收制度创新可谓“关键一环”。我们从提升投资贸易自由化便利化水平、支持现代产业体系建设、优化营商环境、助力高水平开放4个方面,分析税收制度创新对自贸区发展的促进作用,梳理了十年来各自贸区税务部门推出一系列税收制度创新成果,并面向自贸区经营主体收集有效调查问卷6124份。
深入调研是卓有成效的,最终我们形成了《从税收数据分析自贸区发展成效》《从税收制度创新看全国自贸区发展推力》《从税收调研结果看自贸区发展问题》《从基层视角建言全国自贸区高质量发展》等多篇调研报告,《税收视域下中国自贸试验区发展研究》书籍也将付梓出版。
这一年,另一个令我难忘的实地调研是,今年5月,在税务总局科研所带领下的民间投资调研之旅。我们走访了重庆、台州、温州、南京等地多家民营企业和行业协会。这期间我深切感受到,调查研究是相互启发的过程。我们尽可能引导与会者围绕调研目的谈自己的看法,用真诚的态度找到与被谈者的共鸣,促使他们愿意探讨分析问题,让调研变成论述题,而不是简答题和填空题。座谈结束,我们对调研过程做了一次全面“透视”,重放一遍“电影”,把“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的所思所虑整理出来,并提出有针对性举措建议。
调查研究写春秋,服务发展为根本。新的一年,我将继续立足税收,用好调查研究工具,做好税收科研工作。
(作者单位:国家税务总局安徽省税务局税收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