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柳州市鱼峰区工业基础雄厚,特色产业发展活跃。从广受欢迎的螺蛳粉到承载文化内涵的民族服饰,再到蓬勃兴起的农家乐旅游,共同描绘出鱼峰区经济工作蓝图。国家税务总局柳州市鱼峰区税务局聚焦特色产业发展,落实落细税费优惠政策,不断优化纳税服务举措,助力当地经营主体蓬勃发展。
助力打通螺蛳粉产业链堵点
米粉做成大产业,这在柳州市鱼峰区得到了生动体现。随着速食螺蛳粉的推出和生产集聚区的建立,螺蛳粉已经从地方小吃发展成为远销海内外的网红产品。
高速增长的销售数据背后,离不开当地政府对这一地方美食的精心呵护和培育。近年来,鱼峰区政府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以工业化理念谋划特色产业发展,建立了柳州螺蛳粉产业园。目前,园内已入驻投产企业及配套企业49家,日产预包装螺蛳粉达400万袋,年销售额约106亿元。
面对螺蛳粉产业发展的新形势,鱼峰区税务局积极落实“高效办成一件事”,聚焦螺蛳粉产业链发展中的难题,持续提升企业的获得感。
“近些年,白沙镇大力发展螺蛳粉原材料种植。但种植基地距离办税服务厅较远,我们遇到特殊事项需紧急办理时总感觉不太方便。”在一次走访调研中,白沙镇大电村第一书记韦志华向税务干部反映。
为解决螺蛳粉产业园到办税服务厅距离远、办税难的问题,鱼峰区税务局组织专项服务团队,与区财政、市场监督、工信、园区管委会等部门联合,在产业园综合服务大厅设置办税终端服务专区,打造“15分钟办税缴费服务圈”,实现产业园内企业办税缴费“足不出园”。同时,该局建立“走访问需问计、筛选匹配数据、全程跟踪服务”机制,通过精准筛选农产品经销商和螺蛳粉生产企业的推荐清单,在原材料种植户与农产品收购企业之间牵线搭桥,有效助力打通供应链堵点。
携手挖掘民族服饰商业潜力
随着夜幕降临,柳州市鱼峰区窑埠古镇灯火通明。在一处地标性楼阁式建筑前,苗歌阵阵,长鼓声声,大批苗家妹子头戴精美银饰、身着特色服装在此漫步,为古镇增添了一抹独特的风情。
古镇沿街陈列着琳琅满目、精美绚丽的少数民族特色服装。自螺蛳粉爆火“出圈”,吸引了众多游客纷至沓来,探寻这座南方城市的魅力,当地民族特色服饰产业也逐渐发展壮大。
窑埠古镇写真馆负责人回忆说:“我开这家店正缝民族服饰写真刚兴起时,算是古镇‘第一批吃螃蟹的人’。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我们在旺季每天能接到80个—100个订单。但规模越做越大,涉税问题也随之而来。多亏了税务干部时常到店辅导,提供贴心服务,我们才能从摸索中走向税务办理的规范化。”
同时,许多小规模商户表示,由于店铺规模有限,负担化妆师、摄影师和造型师的费用已经不易,难以支付财会人员的开销。为支持民族服饰产业稳步发展,鱼峰区税务局多次走访民族服饰租赁商户,面对面了解经营情况。该局在窑埠古镇设立“税费夜市办”服务点,建立办事直联机制,延长服务时间,并为商户耐心讲解税收优惠政策,协助解决税务难题。
精准服务特色旅游产品发展
近年来,鱼峰区政府不断促进文旅融合,丰富市场供给,优化旅游服务。立鱼峰、柳侯祠、张家大院等历史文化景区,凭借其独特的文化内涵,成为了小有名气的网红打卡点。鱼峰区税务局创新推出“税务+旅游”模式,充分把握地区特色,为当地民宿酒店、农家乐、露营地等相关企业量身定制个性化服务,为特色旅游业蓬勃发展注入税力量。
鱼峰区青柳湖畔作为当地热门露营地之一,深受广大游客的欢迎。然而,由于地处偏远,员工普遍缺乏财会知识,不熟悉网上办税流程,常在开票时遇到困难。为此,鱼峰区税务局干部通过“线上辅导+线下走访”的形式,为员工讲解新电子税务局操作技巧,帮助他们尽快掌握使用方法。
看着税务干部送来的发票系统操作图文手册,露营地负责人开心地说:“以前我们不太会用网络系统,当顾客需要开电子票时经常急得满头大汗。现在有了这个图文手册,我们几分钟就可以开出一张发票,太方便了!”
下一步,鱼峰区税务局将继续聚焦辖区内企业发展需求,积极发挥税收职能作用,在政策落实上加力,在税费服务上加劲,在智慧监管上加强,为特色经济发展壮大赋能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