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是提升产业链竞争优势、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支撑。2024年5月,山东印发《科技创新引领标志性产业链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4—2027年)》(以下简称《实施方案》),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装备、先进材料等11条标志性产业链创新发展,提出系统构建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深度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
国家税务总局山东省税务局按照《实施方案》要求,推出“链条式”服务管理模式,将税收服务融入产业链发展过程中的各个环节,为企业提供全方位、全周期、个性化税费服务,推动强链、固链、补链工作落地见效。
构建直达快享机制,帮助企业算好“优惠账”
在操作界面选好一款咖啡,机械臂启动,取杯、磨豆、萃取、打奶泡、拉花一气呵成……在遨博(山东)智能机器人有限公司,记者看到,智能协作机器人不仅可以制作咖啡、按摩理疗,还能辅助生产机器人。
“受整个行业周期性影响,近年来,公司资金回笼周期变长,生产经营受到较大冲击。为保持市场竞争力,企业加大研发投入的同时,也面临着成本增加的挑战。”该公司董事长韩永光告诉记者,他们在去年5月将这一情况向税务部门沟通后,主管税务机关立即按照税费优惠政策直达快享机制,派出税务干部仔细了解企业各项税费优惠政策享受情况,在发现存在政策享受不到位的情形后,税务干部详细梳理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优惠等政策,及时辅导财务人员准备相关资料享受优惠。“2024年以来,我们累计享受增值税即征即退政策350万元,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金额预计约2000万元,为企业技术研发和创新发展提供实实在在的支持。”韩永光说。
除了遨博(山东)智能机器人有限公司这样的科技企业,纺织服装也被列入了标志性产业链推进范围,通过科技创新焕发出新光彩。
山东魏桥创业集团有限公司是国内最大的棉纺织生产商,产品远销欧洲、亚洲等多个国家和地区。“2023年以来,公司累计办理出口退税2.9亿元,这些资金‘活水’和高效的税费服务,让公司加快绿色智能化转型,实现了印染产品全生命周期的数字化管理。”魏桥创业集团财务部部长张小巧说。
在税收支持下,越来越多的企业加快技术研发的步伐,带动整个产业集群的创新发展。目前,山东省拥有440多万户中小企业,培育有效期内创新型中小企业2.4万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8万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和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数量均居全国前列。山东已有90%以上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成为行业龙头的配套企业,80%以上的企业至少为3家龙头企业直接或间接配套。
税收大数据推动产业链上下游“串珠成链”
产业链供应链畅通稳定是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基础。山东省税务局持续开展“补链助企”专项行动,依托税务总局“全国纳税人供应链查询平台”,筛选出产业链供应链不畅的企业名单,为企业量身定制“补链助企方案”,确保各类供需诉求快速触达、信息精准匹配、有效对接。
作为船舶和海工装备的核心企业,黄海造船有限公司就是其中的受益者。“我们的大型金枪鱼围网渔船、南极磷虾捕捞加工船、远洋冷藏运输船等主营船型质量好、精度高,在国内外市场都很有竞争力。但由于船舶行业对配件精度和做工要求很高,国内适用发动机组供应商较少,一直以来没有找到合适的发动机组供应企业。”该公司董事长赵建平介绍,威海市税务部门主动“牵线搭桥”,为公司找到了江苏镇江的一家现代发电设备企业。“经过我们和这家企业的实地考察,双方很快达成合作意向,并签订了1200多万元的供货订单。”
“原材料供应跟上了,产能也提上来了,现在我们正开足马力抓生产,继续推进天然气、甲醇双燃料船舶和智能型新能源船的研发。”赵建平说。
据悉,为更好落实《实施方案》有关部署,山东省税务局成立专项分析工作小组,启动全省标志性产业链分析工作,充分发挥税收大数据优势,对重点产业链的税收数据进行研究分析,并选取相关产业链骨干企业深入调研,形成分析报告。
聚氨酯产业链是山东高端化工产业链的十条重要子链之一。根据税收分析报告,山东省税务局从“链主”企业切入,根据增值税发票记录的产品购销信息和上下游企业关系,梳理分析全省聚氨酯产业链上中下游“全景图谱”,透视了产业链的上游缺项、中游弱项、下游短项,提出了上游供应端“靶向替代”补链、中游生产端“赋能聚力”强链、下游需求端“配套引育”延链的建议,为产业链上下游“串珠成链”贡献税务智慧。
发挥“链主”企业引领作用,实现资源“链动”
潍坊是著名的“农机动力之都”,现有农机及配件生产企业650多家,农机产业形成了以潍柴雷沃智慧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为龙头,从主机到农机具零部件专业化协作配套的全链条产业布局。2023年,潍坊智能农机产业集群入选中国百强产业集群。
针对农机装备产业链特点,潍坊市税务局把“链主”潍柴雷沃为枢纽的上下游企业全部划归到一个税源管理部门来管理。该税源管理部门准确掌握各产业链图谱,建立起“问需介入+菜单辅导+协调帮办”三级“链式”服务模式,同时定期组织“链上企业”召开座谈会,对接供求信息、探讨合作空间,实现资源“链动”、优势“链动”。
在济宁高新区,以永生重工有限公司为代表的高端装备产业企业呈现出蓬勃的发展态势。济宁市税务部门通过大数据精准分析,为该公司量身定制个性化的税收优惠政策,一对一指导企业进行留抵退税的申请操作。“税收大数据很精准,能够帮助企业及时享受税费优惠政策,现在办理税收业务流程更简化,也更顺畅。”该公司财务人员肖迪说。
山东省税务局党委书记、局长胡苏华表示,山东省税务部门将持续发挥税收职能作用,加大对特色产业集群政策支持力度,提升全省产业链整体稳定性和竞争力,在全力服务大局中展现税务担当,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山东税务实践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