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会议室内,吉林省、长春市和绿园区三级税务部门干部与该公司在美国、哥伦比亚、澳大利亚、沙特阿拉伯、德国5个国家的子公司财务主管进行线上互动,解答企业“走出去”相关涉税问题12个、提供税收指导案例5个。
近年来,长春积极打造东北亚地区开放合作高地,经贸合作“朋友圈”已拓展至190多个国家和地区。国家税务总局长春市税务局依托“税路通·北吉兴”税收服务子品牌,加强对全市105户“走出去”企业和1700多户“引进来”企业的税收辅导,进一步优化跨境服务,为企业跨境经营提供更多便利。
105名“项目长”提供一站式服务
吉林省绪成机械进出口有限责任公司是一家“走出去”民营企业,产品主要出口至俄罗斯。
“各类税收协定的专业性很强高,一疏忽就容易出现理解偏差,使企业跨境经营面临不确定性。”吉林省绪成机械进出口有限责任公司财务负责人李燕斌说,“比如货物出口经常会碰到对方要求开具《中国税收居民身份证明》,才能完成资金回流的情况,这是否属于享受税收协定待遇的前提和必要条件呢?”
该公司“项目长”——长春市南关区税务局干部郝贝特了解到企业诉求后,第一时间响应,为企业讲解中俄双方相关税收协定的内容和《中国税收居民身份证明》开具的流程,并辅导企业享受相关待遇,申请了退税。
2023年以来,长春市税务局建立起省、市、区三级联动问题直询机制,为全市“走出去”企业分别确定一名“项目长”,提供政策咨询、辅导答疑、跟踪解决的一站式服务。企业有任何跨境问题都可以直接联系“项目长”,“项目长”无法解决的,可依托直询机制,向市级和省级税务局反映,三级联动共同解决,为企业跨境发展创造更加便利的环境。
目前,全市105名“项目长”已累计收到并解决有关非居民税收协定待遇享受、递延纳税优惠政策享受等疑难问题56个,解答率100%。
18支跨境团队跟进“引进来”企业
长春市18个县区局均成立跨境税务专家团队,对辖区内跨境税收情况、涉及跨境税收业务的企业进行充分的分析调研,为“引起来”企业普及税收协定、外资递延纳税政策、税收争议的法律救济渠道等知识,提供全流程帮助和全生命周期服务,让外资企业安心在长春“安家”。
长春安特恩涂胶设备有限公司是一家从事工业机器人制造的德国独资企业,投资方为德国企业ATN HO LEeL GmbH。长春新区税务局发现企业投资方将分配股息红利的14%转增资本,但未备案享受递延纳税优惠政策。
随即,长春新区税务局跨境税务专家团队调取系统数据,并与公司财务人员沟通核实,辅导企业享受境外投资者分配利润直接投资暂不征收预提所得税政策,并补充办理了相关备案手续,申报享受税收协定待遇,少缴纳企业所得税7万元,同时帮助企业享受股息红利递延缴纳企业所得税7万元。
目前,全市18个跨境税务专家团队累计为“引进来”企业提供政策咨询245户次,解决涉税难题35个。
此外,长春市税务局还主动与长春市商务局、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长春市委员会等开展合作,共享数据千余条,加大对跨境经营事项的宣传辅导和风险提醒力度,增强企业跨境经营的信心和底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