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案评析
本案是一起比较典型的货物运输企业隐匿收入逃避纳税违法案件。涉案企业采取员工个人账户收取业务收入不申报、收取加油企业返利后不依法冲减成本等方式逃避缴纳税款,其违法行为具有一定代表性。
本案的顺利查办,为税务稽查部门查处类似涉税违法案件,提供了可借鉴的思路和经验。
一是抓住行业特征,精准识别疑点。在稽查案源确定和案头涉税数据分析阶段,检查人员在把握涉案企业行业生产经营特点和经营规律的基础上,审视分析其经营数据和涉税信息,通常可较为准确地发现企业异常状况,提高疑点锁定精准度。本案中,检查人员以当地物流运输行业企业的生产经营特征和相关指标数据为参照系,对涉案企业申报信息和涉税数据条分缕析,发现所得税税负率和燃油费用摊销等方面存在异常,判断涉案企业可能在收入申报和成本费用核算方面存在问题。之后的案件查办结果证明,检查人员的“选点”非常精准,为后期案件的顺利查办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是内查外调,锁定违法证据。账簿凭证是企业记录运营数据、开展会计核算等工作的重要资料和依据。在案件查办过程中,经验丰富的检查人员通常会对涉案企业账簿资料详加审视,从中寻找蛛丝马迹,结合外围调查,打开案件突破口。本案中,检查人员就是在对涉案企业账簿核查时,发现了“员工支付企业费用”这一异常情形,随后通过实施外围调查,详查企业和相关人员账户的资金流水,最终取得了涉案企业隐匿收入和成本费用作假的违法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