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春节,北京市丰台区大成路的盒马鲜生超市会员店内,体形硕大、肉质细嫩的鲜活冷水帝王蟹成为店家的主推产品,一些顾客正在观看选购。
在距离北京一千多公里的珲春口岸,记者看到,早上国门打开后,一辆辆满载俄罗斯帝王蟹、毛蟹等各类海产品的货车鱼贯而入。在珲春集散后,借助铁路、航空等便捷物流网络,这些鲜活海鲜最快当天就能送到全国各地百姓的餐桌。
帝王蟹主要分布于北太平洋、北冰洋海域,常年生活在平均水温为2℃~5℃的海区。我国市场上的帝王蟹全部从国外进口。近年来,在中俄贸易领域,帝王蟹的进口量增长迅速。2024年上半年,我国从俄罗斯进口活蟹的数量和金额同比分别增长58%和81%。
很多人不了解的是,我国市场上的帝王蟹约八成来自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珲春市——一座近海却不靠海的边境内陆小城。坐落在珲春市的珲春口岸距离俄罗斯波谢特港仅42公里,距扎鲁比诺港71公里,是俄罗斯帝王蟹进入我国的主要通道,珲春市也因此被称为“帝王蟹之都”。
珲春能成为“帝王蟹之都”,在珲春市中俄贸易商会副会长于承海看来有两个原因,一是距离俄罗斯帝王蟹产地近,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至于第二个原因,就不得不说这里海鲜产业链企业的规范经营氛围了。”于承海说。
于承海告诉记者,对外贸易多变难测,海鲜行业更是面临着较多风险,冷链运输、仓储、销售等环节,任何一个环节不讲规矩,都会影响整个产业链条的发展。
记者了解到,经营分散、不规范曾是制约当地海鲜行业发展的因素之一。近年来在政府部门的引导下,珲春海鲜行业经营者合规意识逐步增强。“2024年3月,在税务部门建议下,我们成立了珲春市中俄贸易商会。目前会员企业有70多家,其中半数以上为海鲜行业从业者。”于承海说。
于承海的观点得到了珲春很多海鲜经营者的认同。他们认为,合规经营是当地海鲜行业保持“鲜活”的关键。
珲春亿恒工贸有限公司2021年初涉足活蟹销售业务,公司财务人员杨忠波说,刚开始公司急于求成,在业务经营、财务管理上都比较粗放,很快就在纳税申报方面出了问题。被税务部门发现后,公司按要求补缴了不少税费及滞纳金。
“那次教训让我们深刻认识到,企业税务管理无小事。”杨忠波表示,现在公司在税务管理上很严格,财务人员对成本、售价、折损率等都做到了“心中有数”,公司运行越来越规范,业务也做得越来越好,活蟹业务年收入从2022年的3000万元迅速飙升至如今的4.7亿元。
“由于帝王蟹的体征状态、完好程度直接影响其价格,在从捕捞到餐桌的整个过程中,保持其鲜活状态至关重要。因此,冷链运输是珲春海鲜进口的关键环节。”延边恒华国际运输有限公司财务人员朴慧媛告诉记者。恒华公司成立于2010年,目前有运输车辆22辆,是当地比较大的冷链运输企业。“虽然这几年外贸行情变化大,但是公司的年营业收入基本保持在千万元以上,成为客户信赖的帝王蟹‘搬运工’。”朴慧媛说。
朴慧媛介绍,为确保依法诚信纳税,公司建立了内部税务审查流程,严格审核运输车辆、运输业务,确保数据真实、申报及时、开票规范。“我们相信,只有诚信合规经营,企业才能走得更远。”她说。
延边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安国山说:“凭借独特的区位优势和口岸优势,珲春市发展成为一座不临海的‘海产城’。珲春在海鲜产业上的成功,为东北地区发展县域经济提供了宝贵经验。”
不仅是帝王蟹,作为“一带一路”向北开放重要节点城市,珲春市近年来发挥区位优势,以海产品贸易为切口,培育壮大了保税物流、保税加工、整车及零部件出口等外贸新业态,初步形成多业并举、多元支撑的经济发展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