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在国际税务合作中的地位持续凸显

2025年01月15日 版次:06        作者: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教授、中国税务学会副会长 朱青

2024年世界税收十大事件中有三件涉及联合国国际税务合作,一是联合国大会通过“在联合国促进包容和有效的国际税务合作”决议;二是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六次会晤,首次表态支持《联合国国际税务合作框架公约》;三是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第十九次峰会,赞赏G20成员进行的税收改革,明确表示支持在联合国制定国际税收合作框架公约,并推动开展相应讨论,这些都进一步凸显了联合国在国际税务合作中的重要地位。

近年来,联合国开始介入国际税收改革,主要背景有三:一是现行国际税收规则就是联合国在20世纪20年代制定的;二是近年来由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主导的“双支柱”国际税改,虽然有许多发展中国家参与,但它们并没有起到主导和决定作用;三是“双支柱”方案落地面临挑战。故而,以非洲国家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主张依靠联合国平台,新设计一套国际税改方案。

在改革思路上,联合国选择了框架公约的方式。框架公约包括高级别的政治承诺,其中涉及总体目标、程序规则及制度安排,并力求对签约各方有一定的法律约束,同时比多边公约更加灵活,范围更加广泛。具体可以采取附加议定书的形式,允许各国加入和退出。2024年12月,联合国大会第79届会议第55次会议投票通过了“在联合国促进包容和有效的国际税务合作”决议,采纳了联合国国际税务合作框架公约职责范围文件。此轮投票后,联合国会员国开始就框架公约的文本内容及两份早期议定书展开谈判,谈判的核心目标是建立“一个能够持续应对现有和未来税收及相关挑战的国际税收合作治理体系,该体系在实质和程序方面应具备充分的包容性和有效性”。

由于国际税改涉及各方切身利益,而且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居住国与市场国之间的利益诉求不尽相同,联合国在国际税务合作中的主导地位尚存有不确定性。在多边合作不容易行得通的情况下,各国为维护自身利益,有必要积极推动并扩大国与国之间的双边税收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