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条件好、产业基础佳、政策支持大

“沙漠水城”中卫乘“云”而起

2025年01月17日 版次:05        作者:千里马 徐泽颖

【新闻回放】日前,中国移动(宁夏中卫)数据中心110千伏变电站进入试运行阶段,标志着宁夏首座云计算企业自建110千伏变电站建成投运。后续国网中卫供电公司将加快开展用户转接项目前期工作,定期调研更新云计算企业实际接电需求,早接快送,保障用户按期并网投产,推动中卫市云计算企业在绿色算力领域持续发展。云基地供电电压由10千伏顺利升至110千伏,在增强供电可靠性的同时,也降低了企业用电成本。

很多人都没有想到,算力、云计算、数字经济、人工智能、大模型等专业词汇,会与西部城市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联系在一起。

中卫市地处宁夏、甘肃和内蒙古三省(区)交界地带,有着“沙漠水城”“锰都杞乡”的美誉,是目前全国唯一沿用古代军事建制“卫”字称谓的城市。如今,中卫市又有了一个新的称谓,那便是“云天中卫”。近年来,中卫市云计算产业稳步发展,先后获批国家(中卫)新型互联网交换中心和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成为全国首个“双节点”城市。

云计算作为数字时代的新型基础设施,是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关键要素和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底座支撑。深入推进云计算和实体经济融合升级,是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的重要路径,是助力新型工业化发展、加快中国式现代化进程的催化剂。正是在这样的技术背景下,“沙漠水城”中卫乘“云”而起,已建成亚马逊、美利云等16个大型数据中心,吸引了220多家互联网及云计算大数据生态企业落地,为4000余家企事业单位提供海量存储和大数据计算服务。

“中卫发展云计算和大数据产业比较优势明显。”中卫市大数据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中卫市之所以能乘“云”起飞,得益于优越的自然条件、良好的产业基础和政府各项政策的支持,这几个要素缺一不可。论自然条件,中卫市位于中国版图的几何中心,以中卫为中心半径小于等于2000公里,理论上直连光缆损耗小于等于10毫秒。在网络传输速度上,到达中国最远地区延迟最短,是建立数据中心的最佳位置。同时,中卫平均海拔1300米,地质结构稳定,发生七级以上地震概率基本为零,特别适合建设安全等级高、可靠性强的国家级超大型数据中心,满足国家战略安全数据灾备需要。

在产业基础方面,乘着“东数西算”东风,近年来,宁夏精心绘制算力产业高质量发展“图谱”,推动形成算力产业链、智算产业链、云计算产业链、电子制造产业链、数字要素价值链、数字建设供应链,努力推进算力产业高质量发展。同时,宁夏全面实施数字宁夏战略,超前布局建设智算算力,建成全国首个万卡级智算基地、人工智能芯片适配基地和西北首条高端智能服务器生产线适配基地,上云企业总量实现翻一番。

宁夏回族自治区税务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在政策支持方面,以西部大开发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为代表的一系列税收优惠,降低了企业的实际税负,培养了本地后续发展税源,为企业持续和扩大经营提供了资金支持,加快了一些优势产业技术改造,为中卫市发展云计算产业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除此之外,近年来,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府及中卫市政府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激励政策,对该市发展云计算和大数据产业进一步积累了政策优势。2013年以来,中卫市更是对标国家产业布局,将云计算和大数据产业确立为“一号工程”全力推进,抢抓网络强国、数字中国、“东数西算”等重大机遇,培育发展云计算和大数据产业。

截至2024年底,在中卫登记注册的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行业企业364户,占全市企业登记注册总户数的2.22%,与2019年末注册企业相比,增长了2.51倍。2019年—2024年,这些经营主体累计实现营业收入190.40亿元,同比增长了1.75倍;合计缴纳各项税费4.07亿元,同比增长12.15%。

以亚马逊为例,亚马逊宁云技术服务(宁夏)有限公司自2014年落地中卫以来,累计缴纳各项税费1.67亿元。如今,在亚马逊率先落户的“头雁效应”带动下,美团、奇虎360、欢聚集团等多家企业陆续落户中卫,产业生态逐步完善,云服务、云制造、云应用产业链逐步形成,云计算和大数据产业成为这座城市的新名片。

中卫市市长马洪海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中卫要力争把“交换中心”“算力中心”,变成“投资中心”“质效中心”,通过发展“数字+”和“数字×”产业,帮助传统产业智能升级,为中小企业数字赋能,让新兴产业、未来产业获得数智驱动。同时,推动公共数据资源有序开发、高效共享,让数字要素更好地服务于数字社会、数字政府的建设。

(作者单位:国家税务总局宁夏回族自治区税务局、国家税务总局中卫市税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