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裴石明 通讯员上官通 王会亮)“我们创新推出‘果e真’全流程风险防控工作举措,实现管理服务前移,有效加强涉农行业税收管理。”最近,国家税务总局平陆县税务局党委书记、局长陈云鹏在国家税务总局山西省税务局“晋税大讲堂”分享经验做法。
运城市平陆县是农业大县、果品生产大县,年果品产量达6亿公斤,年产值12亿元,主产的苹果、梨等果品畅销全国各大城市,并出口到海外市场。
当地果产品交易的主要形式是企业直接向种植户收购,较大的交易规模背后,存在着虚开发票、虚抵发票等涉税风险。2024年4月,平陆县税务局被运城市税务局确定为全市农产品增值税服务管理试点单位。利用这一契机,平陆县税务局组织干部深入调研,推出“果e真”全流程风险防控工作举措。
涉农企业税收管理的重要问题之一是农产品收购发票的真实性。发票可由收购企业自行开具,一些不法企业企图通过虚开发票进行虚抵,其发票信息的真实性难以核实。为此,平陆县税务局聚焦发票开具过程,通过相关平台系统,专门搭建信息核验模块,为收购企业开具发票设立一道核验“门槛”,防止虚开行为发生。
具体来说,就是在农产品收购现场,种植户现场核验和确认收购企业财务人员手机开票系统里的农产品销售量、价格、付款金额、收购现场图片等关键信息是否真实。如果信息准确无误,只要种植户点击收购人员手机里开票系统上的“确认”按键,就可以即时生成电子收购台账,同时自动向税务部门提交代开发票申请,最终由税务部门后台审核后开出电子发票。这种做法不仅有效保证了收购发票的真实性,实现发票信息的“验真”,也减少了种植户到税务部门代开发票的麻烦。
“果e真”全流程风险防控工作举措推行以来,受到当地种植户的欢迎。平陆县洪池镇南王村村民老郝是玉露香梨种植大户,他对记者说,以前他要带着资料到办税服务厅申请代开发票,现在只需要在现场确认数据的真实性,就可以完成发票开具。“对于我们种植户来说,这种开票方式既省心又方便。”老郝说。
平陆县税务局通过收购现场数据采集和确认,建立电子化收购台账,“果e真”工作举措不仅实现了企业财务人员开票有据可依,也方便了税务部门的事后监管,使其有据可查。根据现场采集的各种数据信息,税务干部在涉农企业开票后,可对企业月度开票情况与电子收购台账进行比对,并分析农产品收购、销售数据同比、环比情况等数据,核验企业是否存在实际收购与开票情况不一致的问题,以及农户是否存在提交不真实信息等行为。在此基础上,税务干部可以预判企业是否存在虚开行为,以便更好地进行风险预警和查补税款,解决农产品收购发票核验难问题。
截至目前,“果e真”工作举措已在运城市临猗县、万荣县等8个重点农业县推广应用,全市2700余户涉农企业收购发票开具行为得到规范。通过“果e真”工作举措,税务部门对233户企业采取防控措施,取消开票、抵扣权限76户,降低发票用量93户,进一步规范了农产品收购发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