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要迎来中国人民、世界华人欢度春节的喜庆时刻了。今年因为春节申遗成功,相信会有更多国家感受到“中国年”的魅力。
作为一名在中国生活多年的美国人,我很早就了解到春节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集中体现,也是中国家庭价值观的重要体现。在这个特别的时刻,中国人几乎都会从繁忙的工作和学习中抽身出来,回家团聚。
我儿时曾在中国台湾的嘉义生活过,记忆中的春节就是乡村热闹的团圆饭,其中的年菜让我想起来就会流口水。后来,出于对中国历史文化的天然亲近感,我在明尼苏达大学与哈佛大学学习时,就非常喜欢研究中华文化。从哈佛博士毕业后,我加入牛津大学中国研究中心,主要教授中国思想历史。
2018年12月,我受邀到湖南大学岳麓书院历史系工作,此后一直从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实践,以及中华文化“走出去”方面的工作。
到长沙6年来,我在这里过了两次春节。每次,中国朋友都会关心地询问我的春节计划,并提出和我聚一聚,尤其是在除夕夜。因为他们认为,在这个团圆的日子里,每个人都应该有家人或者朋友的陪伴,这令我深受感动。和朋友一起聚餐,去市场逛街或者吃小吃,成为我重要的春节体验。每年这个时候,我还会收到并发送许多春节问候,让我感受到人与人之间丰富的联系。
我很喜欢春节期间的各种年俗活动,有些活动我亲身体验过,有些则是通过电视和社交媒体观看。从小我就特别喜欢舞龙舞狮表演。表演者通过完美地展现各种细节和动作,让这些龙和狮子栩栩如生。舞龙舞狮是中国文化独有的表演形式,我在世界其他地方从未见过类似的表演。这些春节期间的庆祝活动,使中国整个社会在精神上开始了新一年的准备。
今年因为要回美国休假,我只能在大洋彼岸增添一份“春节念想”。但在美国,我和家人也非常关注中国春节。通常,我们全家会在除夕包饺子、煮鱼和其他菜肴,还会联系亲戚和朋友,送上新春祝福。
这些年,美国不少地区的春节氛围都非常浓厚,尤其是纽约、波士顿、旧金山和洛杉矶等地的华人社区,盛大的舞龙舞狮、民俗表演和巡游让人感觉就像在中国过年。除了这些地方,大部分美国人则会通过电视节目和社交媒体了解春节信息。随着华人在美国主流文化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春节的普及程度正在不断提高。
2024年12月4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中国春节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我认为,这体现了中国文化的全球价值,有助于世界更加深刻地理解中国文化特别是中国传统文化。目前,一些外国人对中国春节的了解还比较有限,比如大多仍停留在生肖更替层面。让世界了解春节深厚的历史文化价值和社会传统,及其对中国人民的深刻情感意义,我觉得非常重要。
未来,希望春节能在世界范围内变得越来越流行,让更多人认识到中国不仅是一个在贸易和经济上重要的地方,还是一个能够为世界带来更多文化传统、丰富文化多样性的国家。在这方面,我也会继续发挥好自己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