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风满韵秧歌情

2025年01月20日 版次:08        作者:赵小越

春节的脚步临近,在辽宁大剧院的舞台上,抚顺地秧歌民间艺术团的演员们,身着艳丽的服饰、头戴缨帽花冠,正在表演秧歌舞《欢腾的满乡》。2024年春节期间,《欢腾的满乡》曾荣获北京第38届龙潭春节文化庙会全国优秀民间花会展演金奖。

抚顺地秧歌能如此受欢迎,抚顺地秧歌民间艺术团团长、抚顺地秧歌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巴恒金十分自豪。他说,我国秧歌舞种类繁多,有东北秧歌、华北秧歌、河南秧歌等。抚顺地秧歌虽然发源于东北地区,但与传统东北秧歌不同,它是满族的秧歌,形成于清初,主要流传在今辽宁省抚顺满族发祥地一带,是一种民族性、民间性及地域特色极为浓郁的舞蹈形式。

抚顺是满族的发祥地。抚顺地秧歌的动作多源自满族人民的跃马、射箭等生产生活场景,每个动作都充满了力量和节奏感,有一种在马背上跳舞的感觉,很能展现满族人民的粗犷与豪迈,是满族民间舞蹈中最具生命力也最受欢迎的舞蹈之一。

出生于“秧歌世家”的巴恒金,从小就看到父亲和叔伯们在劳动间歇时,边打鼓边扭秧歌。后来,他跟着师父学艺,成为抚顺地秧歌第四代传承人。巴恒金总结了抚顺地秧歌的八字口诀,“扬、蹲、摆、颤、奔、盘、跺、跃”。他说,八字口诀中的“跃”字,很多人以为是跳跃的意思,其实“跃”有跃马的意思,大跳式的动作展现了满族人民在草原上驰骋的豪迈。

正因拥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和广泛的群众基础,2006年,抚顺地秧歌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遗名录。而早在2004年,巴恒金就组建了抚顺地秧歌民间艺术团,开始在全国各地演出。他在编排秧歌剧目时,特别看重舞蹈的故事性。有了民间故事的情感加持,地秧歌作品也更具有生命力。这些年,巴恒金带领团队创作出《山花闹》《笊篱姑姑》《节庆舞》等一系列经典秧歌剧目,团队多次在中国艺术节、中国秧歌节、中央电视台CCTV舞蹈大赛等活动中获奖。

为了让更多人学习抚顺地秧歌,2010年开始,巴恒金还创办了免费的抚顺地秧歌传承培训班。目前,培训班有学员60人,每周培训一次,巴恒金从零基础的手、脚动作开始教学,学得快的学员两个月就能完成基础表演动作,开始登台演出。

蛇年春节快到了,巴恒金的演出表排得满满的。他说,自2024年12月春节申遗成功后,演出活动明显比往年多了不少。近期,他还计划带领秧歌民间艺术团的演员们编排新舞剧,希望能早日带着抚顺地秧歌走出国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