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变革破题 探索打造效能税务“重庆样本”

2025年01月21日 版次:01        作者:陈颖 本报记者 贺艳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进一步提高政府效率和效能。全国税务系统深入推进政治机关建设,着力打造效能税务,持续深化依法治税、以数治税、从严治税,进一步把全面从严治党和全面从严治税有机贯通起来。

重庆市税务部门按照税务总局党委要求,聚焦重庆实际,因地制宜谋变革,以筑牢政治忠诚进一步强化岗责、业务、队伍基础,着力探索新模式、新机制,打造效能税务的“重庆样本”。

变革砺忠:党中央部署到哪里,工作就跟进到哪里

红岩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党无限忠诚,是红岩精神的风骨所在,也是中国税务精神的首要之义。传承发扬红岩精神的落脚点,就是牢固树立垂管意识,旗帜鲜明拱卫党中央的权威,党中央部署到哪里,工作就跟进到哪里。”重庆市税务局党委书记、局长黄树民表示。

在政治机关建设中,重庆市税务局持续完善区县局政治机关建设责任落实常态化工作机制,细化打造“红岩先锋”变革型组织七方面21项任务,深化政治机关意识教育,让每个党员在理论学习中对标党中央要求,强信念、铸忠诚、砺党性。

思想上对标,执行上对齐。重庆市税务局围绕推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西部陆海新通道、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等党中央的重大战略部署,主动牵头推动建立成都都市区—重庆主城区“双核”税务协作机制、“13+2”税务部门服务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合作机制,制发《进一步提升税收服务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质效的意见》《税收服务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行动计划》《税收服务美丽重庆建设行动计划》,服务大局的主动性更强,制度机制更加健全。

变革强责:做强市局、做精区县局、做实税务所

“推进变革的关键是结合经济税源和管理体制实际,优化调整现有的岗责体系,厘清各层级各部门的职能是什么、重点干什么、具体怎么干。”重庆市税务局人事处处长黄晓霞说。

围绕做强市局、做精区县局、做实税务所的重点,重庆市税务局健全完善“市局直连、科所一体”的三级联动机制,着力提升税费征管能力、便民服务能力、风险防控能力。

一方面,重庆市税务局放大扁平管理优势,树牢“管理的起点在市局”的意识,探索实行一级巡察、一级督审、一级风险管理、一级培训,强化市局处室和派出机构对条线业务的统筹,提升人、财、物的整体效能,减轻基层负担,集中力量办大事、办成事。比如,在干部培训工作中,重庆市税务局按照需求,组织主体班、选学班,区县局按需参加,43个区县局划分为4个片区也可联合办班,着力构建分类分级标准化培训体系。

另一方面,重庆市税务局优化基层资源配置,综合考虑税费规模、辖区面积等10个因素,差异化分配区县税务局新招录人员名额,提高信息化、数理分析等专业人员招录比例,实现资源重整,人岗相宜。加快推进基层税务所规范化建设,配套出台《基层税务管理所(科)长手册》《税收管理员手册》等指引,进一步厘清税务所和税收管理员职责。在25个区县局试点执法文书提级管理——将税务所出具的37类常用执法文书,全部提级到区县税务局出具,以此赋权基层税务局可将文书对应的税费业务提级到科室管理,进一步优化岗责。

(下转A2版)

(上接A1版)

在重庆市万盛经开区税务局,管理周期较长、难度较大、风险较高的土地增值税税种管理、企业破产管理、报验户管理、农产品核定征收管理4类业务事项,全部被提级至科室负责。以该局正在办理的29个企业的破产事项为例,业务提级前,这29个破产事项属于11个税收管理员,每个管理员都要联系法院、经信、破产管理人,甚至市场监管、规资等部门。“业务提级后,29个事项归口到法制科1名公职律师全流程负责,税务所更能集中精力把基础事项管理好。”万盛经开区税务局法制科科长韩慧说。

变革提效:推进以数治税,税费征管服务能力稳步提升

变革的最终目的,是激发效能。

大数据是数字经济时代最关键的生产资料,也是税务部门推进以数治税的有力抓手。重庆市税务局与市大数据应用发展管理局等13个部门共享信息,2024年调用外部门信息1400万条,丰富税收大数据提升治理效能。

“我们初步建成‘三库一池’智能模型中心。”重庆市税务局税收大数据和风险管理局局长庞友奎介绍,“三库”是指风险指标库、模型库、案例库,“一池”是指将风险模型扫描和人工分析的疑点纳入风险池统筹管理,按高、中、低分级,通过市局搭建的“税智达”平台,智能直推风险疑点。低风险通过电子税务局推送至纳税人,中风险推送至相应征管局,高风险推送至稽查局。2024年1月—11月累计推送疑点任务31.68万条,已完成30.51万条,消除疑点29.65万条,消除率97.17%。其中,纳税人主动化解疑点近5万条。

“以诉求为导向,能让涉税需求和服务供给更好匹配,进一步引导合规经营。”重庆市税务局纳税服务处处长骆志高介绍,2024年从7415条诉求数据中,分析筛选出17条典型诉求,推送相关部门从机制上解决。同时,实施纳税信用提升计划,推出纳税“信用账户”,对日常涉税失信行为及时提醒、及时修复。数据显示,2024年重庆守信纳税人达42.4万户,比2023年增加3.2万户。

数治,还运用在征管质效管理中。从2023年7月起,重庆市税务局在税务总局“5C+5R”征管质量监控评价体系基础上,搭建了具有重庆特色的税费征管质效指标体系,按季向47个征管单位发布税费征管质效评价报告,包含整体评价结果、分维度分指标具体表现情况、优劣势分析、下步工作建议,形成“监控、预警、评价、改进、提升”工作闭环。

“每季度的征管质效评价反馈不仅给了坐标,还给了改进的方向。”重庆市九龙坡区税务局党委书记、局长任杰表示,比如针对“已承受不动产但未新增房土税源”质效指标,该局按照建议优化流程后,该指标评价结果从2024年一季度的三段提升到二季度的一段。

截至目前,重庆市税务局已发布6期征管质效评价报告,47个征管单位指标平均得分较2023年底增长2.4分,增幅5.9%,全市税费征管质效整体提升。在税务总局“5C+5R”征管质量监控评价中,重庆一段指标同比增加29个。

变革促廉:抓好“第一资源”,锻造清正廉洁税务铁军

改革发展,关键在人。重庆市税务局抓住人这个“第一资源”,聚焦廉洁从政、廉洁用权,着力构建严管体系,锻造清正廉洁税务铁军。

重庆市税务局实施“党委书记谈话时间”制度,制定加强“一把手”和局内各单位主要负责人监督重点事项清单。市局党委书记每月对下级党组织书记至少开展1次谈话,督促下级党组织书记更好履职尽责,已累计开展18场“党委书记谈话时间”,覆盖248人次。

基层局党委书记比照市局开展“党委书记谈话时间”,责任层层担实,工作层层抓紧。2024年,在新推行的领导班子整体运行情况和口碑评价机制中,全系统领导班子运行评价中“好”等次率,从年初的96.73%提升至97.6%。

党内监督主导,其他各类监督同向发力。重庆市税务局明确规范“两权”运行等6个工作条线22项任务重点,推动各职能部门精准发现制度薄弱点、权力风险点、监督空白点,力争问题早发现、监督早跟进、风险早处置。2024年以来,仅重庆市税务局货物和劳务税处就聚焦政策落实,分14批次下发并核实整改内部风险防控疑点数据1.5万余条,查补税款及滞纳金3.5亿元。

重庆税务系统连续两年开展走访问需、接访问难、回访问效“三访三问”活动,向代表委员、地方党政机关、企业和群众征集意见建议965条,制定整改措施100余项。做实党支部纪检委员时间,强化党的基层组织日常监督,同时主动接受外部审计,聘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媒体记者、高校学者等18名特邀监督员开展常态化监督,完善机制快速响应12366热线、网络等各渠道投诉和意见。

黄树民表示,重庆税务部门将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按照全国税务工作会议部署要求,坚持以打造新时代“红岩先锋”变革型组织为抓手,努力在实施数字化转型条件下的税费征管强基工程中走在前、作表率,着力打造契合直辖市管理体制的效能税务“重庆样本”,争当中国式现代化税务实践的先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