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窗办掌上办跨省办 山西不动产登记办税很省心

2025年01月22日 版次:02        作者:本报记者 裴石明

近日,山西省推出的不动产登记和办税“晋心登”服务品牌,在国务院2024年综合督查中被作为典型经验做法予以通报。该品牌由国家税务总局山西省税务局联合山西省自然资源厅联手打造,通过集成服务体系、优化服务内容、拓展服务范围,打造“一窗集成办”“三晋通掌上办”“跨省域通办”“节假日不打烊办”等一系列多渠道、跨地域、全方位的线上线下办理新模式,保障购房企业、群众“一站式”完成不动产全流程业务办理,跑出便民利企的“加速度”。

截至目前,“晋心登”服务通过延伸服务网点为群众办理不动产登记和相关税费业务4万余次,线下群众办理排队次数由3次减少到1次,单次办理时间从半天压减至20分钟以内。

集成服务体系:

实现“一窗集成办”

“没想到在大厅办理不动产权证这么快。”太原市民李佳在市为民服务中心通过“晋心登”服务办理了房屋不动产登记业务后高兴地说。她的感慨和经历,是山西省许多购房群众的真实体验。

2024年7月,山西省自然资源厅、省税务局整合全省不动产登记和办税线上线下服务事项,推进婚姻、生育、户籍、房屋网签合同等21项数据共享共用,实现不动产登记和办税“一个窗口受理资料、一个端口录入受理资料、一个系统承接办理”,大幅提升不动产登记办税效能。

除了在大厅办理,不动产登记和办税“晋心登”服务还提供“掌上办”服务。在大厅办完业务后没多久,李佳的手机上就收到“三晋通”App发来的一条消息,显示房地产开发商线上录入不动产登记信息待确认。她经过刷脸验证在线上确认了登记信息并缴纳税款,转移登记手续就完成了。

记者了解到,山西省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移动端“三晋通”App,接有山西省统一的“互联网+不动产登记+税务”系统,集成电子证照、电子签章、线上缴纳税费、电子发票开具等功能,保障办事群众能“人在家中坐、材料零提交、证书快递来、一次不用跑”。

拓宽服务布局:

实现“跨省域通办”

“本以为办理不动产登记要在山西、天津两地跑,没想到选定房子后,其他手续在山西都能办,十分便利。”近日,太原市民张磊在天津市武清区购买了一套新房,回到太原市不动产登记大厅提交登记申请后,不到1小时就拿到了不动产电子证照。这样的跨省通办速度和服务,让他很是惊讶。

山西省阳泉市的一家公司曾于1998年出资在江苏省邳州市购买了一套房产用于公司办公,现在该公司准备收回此固定资产。经手人居住在武汉,因身体原因无法到邳州市现场办理房产过户手续,同时阳泉公司携带公章出省需要办理繁杂的手续,极其不便。面对这一难题,阳泉、武汉两地不动产登记机构和税务部门联合制定了工作方案,线上通过电子签名签章方式完成网签合同及不动产登记申请书签字,通过协同联动顺利解决了企业困扰。

据了解,山西省不断突破现有不动产登记和办税业务地域限制,构建“异地受理、属地办理、跨省通办”新模式。目前,山西省已实现与华北地区省市、中部六省的不动产登记业务异地办理。

拓展服务圈层:

实现“30分钟就近办”

“老人去世,以为要去公证处、银行、办证大厅跑好几趟才能办理房屋过户,没想到在公证处一次性就全部办完了。”太原市民王红说。

在推行不动产登记和办税“晋心登”服务的过程中,税务部门将服务网点从132个政务服务大厅向外拓展,在金融机构、公证机构和街乡社区延伸设立452个“晋心登”服务网点,打造“30分钟不动产登记办税服务圈”,有力保障群众“一站式”办理不动产登记办税。

“方便,真方便!”提起自己办理不动产证的过程,家住山西垣曲县和谐新村小区的83岁老人文冬梅说。

2024年10月的一天晚上,在家门口的不动产登记“夜市摊”,文冬梅得知可以申请上门办理登记后对工作人员说,自己腿脚不方便,不能走远路,希望他们能上门帮助办理房屋登记。

按照约定,垣曲县自然资源局和税务部门的工作人员两天后来到文冬梅家,为其仔细讲解不动产登记政策和老人关心的问题。在老人提交相关手续后,没几天她就拿到了房屋不动产证。

数据显示,自“晋心登”服务推出以来,山西税务部门通过延伸服务网点累计为群众办理3.75万余次不动产登记办税业务。

满足群众需求:

实现“节假日不打烊办”

1月11日,时值周六,大同市不动产登记中心服务大厅跟其他工作日一样,人来人往。

“周六周日来办证的人,大多是平时工作日太忙不方便来大厅办业务或者是在外地工作赶不回来办理业务的群众。”大同市不动产登记中心工作人员刘立峰介绍,该中心工作日还开通“绿色通道”窗口,专门为老弱病残和军人等特殊群体提供服务。

为加快不动产登记和办税服务进度,山西省各市县自然资源部门、税务部门采取错时上班、假日窗口、线上办理等形式,全面开展常态化的不动产登记和办税“节假日不打烊”活动,有效满足“上班族”“返乡族”节假日办理不动产登记和办税业务需求。

据了解,对于业务量较大的地区,两部门还积极探索通过网上预约、开设“潮汐窗口”等方式,尽可能满足群众需求。一些地方还结合实际完善延时工作机制,按照“当日叫号当日办结”原则,对办公时间予以适当延长,满足企业群众办理业务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