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实施数字化转型条件下的税费征管“强基工程”,要围绕夯实征管基础,强化日常管理。2024年,国家税务总局天津市税务局创新推出征管智控机制建设,通过构建贯穿企业发展全周期跨税费种预警监控体系,推动税费管理集约化处理、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促进基础管理质效全面提升。天津市税务局第四税务分局以深入推动税费征管智控机制落地为契机,不断提升税收征管集约化、智能化、数字化水平,推进实施“强基工程”,持续发力打造“效能税务”。
以“珠”串“链”,推进征管智控机制建设。加强对智控机制的组织领导,成立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整体推进、督促落实。对人力资源、工作事项、岗责流程进行集约化改造,推进征管智控机制建设。天津市税务局第四税务分局聚焦人才支撑,调优配强智控机制团队力量,集中税政、征管、信息等各领域业务骨干人员,采取团队化工作模式,“实体化”运行。凝聚团队合力,建立协同作战机制,从以往“单兵作战”整合转变为“兵团作战”,带动管理方式从各条线单独发力到团队聚力的升级。明确团队工作职责、细化应对流程,打造全税费种、全周期管理“链条式”管理,为智控机制运行提供有力支撑。
以“转”促“升”,推动征管质效全面提升。智控机制统筹整合各业务条线推送任务,加强推送任务的扎口管理、全面统筹和快速响应,区分疑点数据类型和处理难度,开展分类应对。一是数据扎口管理。由智控机制团队将天津市税务局下发的各类数据清分去重,数据由“多而杂”转化为“少而精”。二是数据提级应对。将同质化、可批量处理任务直接由智控机制团队集约处理,不再派发至税源管理科,以管理方式转型带动税费征管质效的全面提升,切实减轻基层管理所工作压力,提高任务处理质效。三是实行税费疑点“一体监控”。发挥智控中心业务融合的优势,将“税即视”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地址无法解析”与“地址精度低”两个疑点类型自行纳入分局智控机制统筹,对问题数据进行核实修改,破解税源数据不精准问题。经过智控机制分析处理,分局各项核实任务的应对质效得到进一步提高,数据质量进一步提升,做到问题数据及时清零,基于税务人和纳税人双重视角的评价体系“5C5R”指标始终保持领先水平。
以“智”提“质”,探索新路径成效显著。坚持“顶层设计”与“基层探索”有机结合,积极探索,靶向发力,以点带面,聚焦重点工作成效显著。一是结合分局只有一个税源管理所、征管力量相对集中的特点,突出重点,同向发力。对比“5C5R”指标和市直评所评价指标,找出同类薄弱点作为突破点,通过提升一类指标,达到提高两个评价的效果。二是提炼总结“5C5R”创新指标25个,其中涉及8个欠税管理监控指标,从企业资金变动、处置大额资产或不动产监控等方面入手加强欠税清偿能力评估,对欠税企业经营情况、资金情况、所持资产情况进行动态跟踪。三是聚焦组织收入主责主业,组建税源监控工作专班,利用分局自主构建的“大额未分配利润”风险指标模型,对“走出去”企业的境外投资收益情况以及境外被投资企业未分配利润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发现某石油勘探公司境外累计大额未分配利润,经有针对性地一对一纳税辅导后,顺利实现税款入库。
结合天津市税务局第四税务分局的征管实践,笔者认为,大数据等新技术在“强基工程”建设中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基层税务部门需要进一步夯实税费征管基础,一体推进依法治税、以数治税、从严治税,以智控机制建设为抓手大力实施数字化转型,以实实在在的基础工作促进税务行政效能和治理效能提升。
(作者系国家税务总局天津市税务局第四税务分局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