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春节,位于新加坡武吉班让广场的米村拌饭门店里,店员正忙着张贴窗花、福字,让本就以红色为主色调的餐馆增添喜气。
“我们是米村拌饭海外首店,现在新加坡已经开了2家米村拌饭门店。”米村拌饭新加坡区域经理吕雪钰说。
米村拌饭是创办于吉林省的米村餐饮管理有限公司旗下的连锁品牌。从2014年4月15日第一家门店开业至今,仅仅用了10年,全国门店数已突破1800家。米村招牌石锅拌饭累计销量超4000万份,2024年全年接待顾客人数超1亿人次。
10年开出1800家门店,米村拌饭靠的是什么?在位于吉林省延吉市解放路的米村拌饭第一家门店,面对记者的提问,米村拌饭联合创始人魏延萍说了2个诀窍。
“我们的诀窍之一,就是保证食材的质量。”魏延萍说,“看似简单的拌饭,其中潜藏着非遗技艺。2021年,我们申报的朝鲜族石锅拌饭制作技艺被列入吉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魏延萍说,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守正创新。一方面,米村拌饭坚持采用石锅这种古朴的器具,邀请非遗传承人参与新品研发,综合纳税信用等级、供应稳定性、产品质量等多方面因素选定优质供应商,保证食材的“原汁原味”。另一方面,米村拌饭根据大众口味适当改良,让“小众”的非遗符合“大众”的口味。
“迅速发展的另一个诀窍,是科学合规的管理。”魏延萍说,开三四家店,只要厨师手艺好就行;开六七店,就需要懂一些管理知识;开成百上千家店,得需要成体系的管理模型。“企业越发展,越不能有短板,特别是在遵从国家法律法规方面,来不得半点虚的。”魏延萍说。
在从1家门店做到1800家门店的过程中,米村拌饭也从一家个体户转变为小规模纳税人,再到一般纳税人,企业财税管理逐步成熟。
“我们对各门店的收银系统、订货系统进行了统一,并通过多维度监控门店收入和成本的合理性、规范性,确保企业在财务和税务方面严格遵循国家相关法律法规。”魏延萍说。针对米村拌饭发展的实际,延边州税务部门靠前辅导,引导企业加强对费用、购销合同等事项的合规管理,做好税费政策的解读者、税务合规的引导者和风险的监督者。
“新的一年,稻米要发芽、拔节、抽穗、结实,我们也要向着‘对顾客好,对伙伴好,对国家好’的愿景继续出发,让米饭的香味飘得更远,也让更多人看到奋斗的力量。”魏延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