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税务裁量 推进税收公正

2025年02月05日 版次:08        作者:侯欢

在实现税收法治的进程中,征纳双方以税务裁量作为连接税法规范与适用的桥梁,实现个案的公平正义。在平衡国家征税权与纳税人合法权益、公共财产权与私人财产权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由税务裁量失衡导致的个案尺度不一的现象。在此现实背景下,规制税务裁量显得尤为重要。

由笔者撰写、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税务裁量法律规制研究》一书,对税务裁量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本书以观察税务裁量运行的典型案例为切入点,以系统构建税务裁量法律规制模式为主线,从税务裁量的运用实践出发探寻失范缘由,分析传统税务裁量中规范规制的类型和局限,尝试构建税务裁量“立法+行政+司法+协商”协同共治的规制模式,以协商规制模式补足规则之失。

本书共分三编八章内容。书中对“税务裁量的运行与逻辑”开展辨析。笔者认为,税务裁量的法律规制需要厘清税权边界,因税法不确定概念、兜底条款的存在,税务裁量既是执法的空间,又成为填补立法漏洞的存在,更是衡量个案公正与否的尺度。规制税务裁量实则是对税收立法权、税收执法权与税收司法权的平衡。同时,税务裁量是实现将征纳双方依法缔结的税收契约所载明的税收之债从纳税人的私人财产权向国家的公共财产权转移的持续有效工具。因此,税务裁量行为应妥善平衡国家税收利益与纳税人财产权利间的公平以及纳税人间税负承担的公平问题。

书中还对“税务裁量规范规制模式的类型与困境”与“税务裁量协商规制模式的提出与实现”进行研究,论证了现行规制模式的局限,提出新型的税务裁量规制模式以补足规范规制模式之不足,并从税务裁量协商规制模式的确立、构建与规范规制模式的衔接等方面进行了分析。

从长期税务裁量规制的实践来看,“立法—行政—司法”的税务裁量规制模式仍应是当下的主流方式。对于税收立法层面的条文精细化和目的多元化、税收征管层面尝试的裁量基准操作标准、税收司法层面传统司法审查与新兴案例指导的结合,有必要引入更加关注情境性、事实性和实效性的税务裁量协商规制模式。税务裁量的法律规制应是规范规制模式和协商规制模式的协同共治。税务裁量协商规制模式的引入不是对传统规范模式的否认与放弃,而是为税务裁量规制拓展新路径,有利于推动税务裁量规制的规范化与法治化。

(作者单位:西北大学法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