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最近,位于山西省太原市山西转型综合改革示范区的山西岷科新能源有限公司、山西万澈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山西铭源墙体材料有限公司、山西瑞成达生环科技有限公司等6家资源回收企业申请了“反向开票”。
“我们一直有‘第一张发票缺失’的担忧,但是对涉及‘反向开票’的业务心里没底儿。”山西岷科新能源有限公司财务负责人侯东亮说。山西岷科新能源有限公司是山西综合改革示范区内的一家可再生资源回收企业,主要经营报废汽车电池的回收处理。在常见的废旧物资回收业务中,销售方通常是自然人,往往采用“不带票”的方式将报废产品销售给资源回收企业。这就导致该公司无法抵扣增值税进项税额,也难以获得合规的增值税发票作为税前扣除凭证,因此产生“第一张发票缺失”的问题。
“第一张发票缺失”的问题影响着可再生资源回收企业的发展。自去年11月起,国家税务总局山西转型综合改革示范区税务局开展“反向开票”政策宣讲工作,成立工作小组,以科所联动方式,持续深化运用税收大数据,以“政策找人、政策直达”模式,打出政策落实组合拳。
工作小组对资源回收利用企业开展案头分析,采集企业申报数据等基本信息,了解企业经营范围与具备资质;到相关11户企业进行涉税风险排查与政策辅导,了解资源回收企业业务开展状况;通过实地走访、线上推送、电话辅导等方式,为企业提供精准政策辅导,让企业知晓享受政策的同时,引导其在经营活动中严格遵守税法规定,依法纳税、合规经营;帮助企业排查潜在税费风险,优化内部税费事项管理制度,提升税费管理水平,避免因政策理解偏差或操作失误引发税务问题。
“税务干部主动和我们联系,上门进行辅导,经过他们耐心细致讲解,我们现在已经掌握了‘反向开票’政策。”侯东亮说,税务部门专门安排业务骨干与公司财务人员保持联系,如果企业在开展资源回收业务中遇到涉税问题,都能直接求助。
“‘反向开票’不仅可以降低企业因未取得税前扣税凭证而违规扣除的税务风险,在操作流程上也能让企业充分享受开票的便利性。”综改示范区税务局货物和劳务税科科长李元林介绍。该局将继续宣传好、落实好“反向开票”等税费政策,帮助纳税人缴费人懂政策、能操作、会申报,同时将进一步加强与资源回收企业沟通协作,提升监管水平,助力行业规范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