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二十七,革命老区陕西延安银装素裹,寒气袭人。延安市安塞区白坪街道办冯家营村家家户户的院落都已打扫得干干净净,挂上了红灯笼,院子里金黄的玉米笼、火红的辣椒串儿,成为这个寒冬腊月里最亮眼的色彩。
“咚的啦嗒咚,咚的啦嗒咚咚,咚的啦嗒咚……”在村民孙旺民家的院子里,传来阵阵鼓点声,他带着两个孙女在为春节期间的腰鼓表演进行排练。
流传于延安安塞的传统舞蹈安塞腰鼓,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黄河文化的组成部分,具有民族风格和地域特色。
“每年正月元宵节前,我们村都要挨家挨户‘沿门子’打腰鼓拜年,在住家院中、窑洞前进行表演,以表贺年之意。娃娃们前呼后拥,分享各家为腰鼓队摆放的糖果、零食,别提多红火了。”国家税务总局延安市安塞区税务局干部谢雷自幼喜欢腰鼓,在他的记忆中,每逢过年,腰鼓手们迈着“十字步”“小踮步”打腰鼓,穿插着“缠腰”“过裆”“下岔”等眼花缭乱的动作。他和一帮小伙伴也有模有样地跟在大人们后面,跳得生龙活虎,图的就是个热闹。
“在安塞,不打腰鼓,不闹红火就不叫过年。”谢雷告诉记者,安塞人与腰鼓为伴,以腰鼓为荣,祖祖辈辈在腰鼓声中繁衍生息。“上到九十九,下到刚会走”都会打腰鼓。安塞区税务局每年春节也会组织腰鼓队参加腰鼓大赛,由百余名青年税务干部组成的安塞腰鼓表演团队一边舞腰鼓,一边高喊着税宣口号,场面宏大,震撼人心,格外引人关注。
近年来,安塞腰鼓已先后赴德国、泰国、澳大利亚、美国等国进行演出。通过对外文化交流,安塞腰鼓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不断得到提升。为助力非遗文化焕发新生机,安塞区税务局充分发挥税务部门“宣传员”“辅导员”和“调解员”作用,加速推进“政策找人”服务机制,积极落实落细税费政策。“我们通过直播授课、开办纳税人学堂、设立微信专群等措施,宣传税费政策,高质量服务好腰鼓文化产业发展。”安塞区税务局副局长马晓莲介绍,税务部门在腰鼓文化村、相关社区设立“税费驿站”服务点,通过志愿者辅导、远程视频、手机辅导等途径,就近提供涉税服务,为腰鼓文化产业纳税人办税缴费提供便利。
“安塞人就得会打腰鼓,每年春节打一打,一整年干活都有劲儿。工闲之余的腰鼓表演还能让我走出大山、走上更大的舞台,让我见了世面、有了底气。”青年腰鼓手郭伟琴笑呵呵地对记者说,他已经连续8年参加安塞区新春腰鼓汇演的活动,安塞腰鼓手是他始终不变并且引以为荣的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