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国家税务总局忻州市税务局运用税费联动分析、助推税费优惠政策应享尽享的做法入选国务院减轻企业负担典型案例,也被国家税务总局确定为征管改革推广项目。忻州市税务局立足实际、用好数据,做好税费联动分析,并将分析结果转化为征管和服务的举措,不仅促进了税费优惠政策的应享尽享,也为税费精细化管理提供了一个范例。
税费联动分析是破解征管新难题的需要
经过多轮社保费和非税收入划转改革,税务部门“税费皆重”的收入格局已经形成。社保费和非税收入工作面临多系统对接、多部门沟通、多方面协作的实际,基层税务部门在征管中面临费种属性多、涵盖范围广、系统差异大、人员素质要求高的挑战,部分基层税务干部存在想管不会管、想抓又无从下手的问题,有的征管环节还可能引发执法风险等。
税费联动分析通过梳理税种与费种在征收对象、征收标准、减免政策等方面的联系,挖掘税费的“公约”因素,并进行分析比对,将多年来税收征管方面积累的有益经验应用到非税工作中,“以税带费”促进非税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同时,把握“费”的特点和规律,“以费促税”推动税务工作更好发展,最终形成税费同征管、同服务、协调融合发展的局面。
运用“五步”工作法开展税费联动分析
目前,忻州市税务局负责16个税种、10个社保费种、19个非税收入共计45个税费种的征收,根据税费种的管理特点、管理基础和风险程度,确定了“明方向、找‘公约’、提数据、搭模型、强转化”的“五步”工作法,开展税费联动分析。
找准范围,明确主攻方向。立足工作实际,忻州市税务局确定循序渐进、稳扎稳打推进税收与非税收入联动的方向。经过深入研究,把非税收入分为自主申报和合同约定两类,合同约定类是由主管部门确定金额,因此重点关注自主申报类。具体而言,针对自主申报类非税收入由缴费人自主确定应缴费款和自主确定缴费时间的特点,将存在不申报少申报风险的9项非税收入作为税费联动的范围:由于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文化事业建设费与增值税、消费税存在直接联动关系,国家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基金收入、中央(跨省际)大中型水库库区基金、地方水库移民扶持基金3项电力基金与销售电量存在直接联动关系,风险较小,因此,进一步确定以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工会经费、开采期水土保持补偿费3个费种作为税费联动主攻方向。
挖掘关联,找到“公约”因素。进一步分析税费种在征收对象、征收范围、征收标准等方面的内在联系,梳理相关税费政策间的逻辑关联,挖掘税费征管“公约”因素,明确哪些税费种可以开展联动分析,夯实税费联动分析的基础。如享受企业所得税残疾人工资加计扣除与享受残疾人就业保障金优惠存在“公约”因素;又如企业所得税的工资费用、个人所得税的工资收入与工会经费存在“公约”因素;再如疏干排水水资源税和开采期水土保持补偿费的征收对象高度重合、计税依据高度相关,存在“公约”因素等。
明确路径,提取相关数据。确定数据的提取路径和提取内容,确定从哪个系统、哪个模块、哪张申报表中采集什么数据。以企业所得税和残疾人就业保障金联动为例,明确内部从金税系统《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A类)》中提取“安置残疾人员所支付的工资加计扣除数”和《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缴费申报表》中提取企业“上年实际安排残疾人就业人数”的取数路径,明确外部从残联部门《残疾人按比例就业情况联网认证系统》中提取“残疾人就业认证信息”的取数路径。
交叉比对,搭建联动模型。在对提取的数据进行清洗、分类、整合的基础上,搭建“一税一费”“四税一费”“两水互融”和“工企牵手”4个税费联动模型。“一税一费”指企业所得税与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实施联动;“四税一费”对安置残疾人就业所涉及税费种实施联动分析,即增值税即征即退、企业所得税加计扣除、城镇土地使用税减免、个人所得税减免、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减免等;“两水互融”是对开采期水土保持补偿费与疏干排水水资源税实施联动分析;“工企牵手”是对企业计提工会经费的工资总额与企业所得税工资总额实施联动分析。目前,“一税一费”联动分析模型已成功固化进信息系统。
核实疑点,加强举措转化。将模型筛选出的疑点数据转化为征管和服务的举措,通过外部精诚合作强统筹、内部协调配合强征管、内外并举优服务,进一步提升税费收入质效。对外,建立以地方政府为主导,相关职能部门参与的专题会商和联席会议制度,在协作中搭建起联动分析、协同推进、动态监管的平台和机制,共同推动联动分析工作有序有效开展;对内,建立税费联动分析台账,完善问题收集与快速反应机制,对于存在疑点的纳税人缴费人,通过“线上+线下”分类下发核验整改操作指引,督促其自查整改,确保疑点数据动态清零。
税费联动分析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
政策制定需更协调。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统筹推进财税、金融等重点领域改革,增强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建议相关政策出台要注重系统性、协调性、配套性,加强税费优惠政策之间的衔接,形成更加完善的政策支持体系。
信息系统需再优化。逐步将税费联动分析监控指标模型固化到金税系统、新电子税务局和“税智撑”系统,形成事前预警、事中阻断、事后监控的全流程监控体系。建立疑点数据预警平台,对重要业务环节开展全天候态势预警,在问题形成之前及时生成预警信息,第一时间将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减少后续疑点数据问题的产生,实现征管服务质效提升和工作负担减轻的“双赢”。
税费共治需再加力。坚持为民便民的原则,进一步强化与财政、水利、银行、电力、工信和残联等部门的涉税信息数据共享,在税费服务、信用共享、税务监管等方面进一步畅通数据共享渠道,丰富数据应用方式,通过数据的深度运用推动税费治理的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
(作者系国家税务总局忻州市税务局党委书记、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