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避税:关注各国差异 推动全球合作

2025年02月12日 版次:08        作者:贺燕

避税与反避税问题,向来在各个涉税专业中属于长期流行而总有新热点的领域。妥善地解决反避税问题,需要从基础理论上作出回应,在法律制度上变革完善。

我国财税法已经迈向初步繁荣成熟阶段,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质的理论学说。发展中的财税法理论仍面临基础理论学说需要继续提炼完善、各分支学科的具体理论需要进一步深化的难题,反避税问题需要研究者结合财税学科的理论进展提供新的理论观点和解决方案。

反避税法律制度是一种比较独特的税法规则

从法学的角度,反避税的法律问题涉及税法核心命题,关系国家税收债权的保护和纳税人筹划的界限。同时,反避税问题往往涉及国内和国际层面的复杂交易形式,相对其他基础性税法研究,该研究领域往往相对具有特殊性和专业性。

从税法制度体系而言,反避税法律制度是一种比较独特的税法规则。反避税法律问题可以看作传统法律命题在税法中的集中和典型体现。比如,如何平衡法律的形式主义和实质主义问题?如何既实现个案的公平正义,又不突破或者损害法律适用的整体确定性?法律适用应遵从文义解释规则,还是遵循目的解释类方法?这些在法理学和其他主要部门法中有所研究和体现的命题,正是反避税法律制度运行中备受关注的核心问题。

自2009年博士论文研究实质课税原则以来,笔者对反避税主题一直持续关注,从观察各国反避税制度和全球反避税模式的发展、反避税中的法学方法的转变,到见证学术研究对反避税制度发展的“跟进”和“引领”,笔者多年来对反避税研究的立场、思路和重点也在与时俱进,最终实现从法学传统命题的角度深入该主题予以系统性的理论拓展,实证研究不同国家的反避税制度和实践。随着研究的展开,《反避税:法律制度与法学方法》一书逐渐成形。作为一个喜欢传统基础性研究的学者,因为各种因缘能持续多年关注同一个主题,一路走来,不乏趣味。这些心得,最终体现在本书的整体设计思路和具体问题讨论中。本书的主要内容按照研究前述思路和已有成果进行设计,分为基础理论研究、一般反避税条款研究和余论部分。

基础理论研究关系反避税的原理、边界和方法

反避税的法律制度和法学方法,从全球的角度看,范围其实非常广,国内外法学界对反避税的研究成果已经十分丰富,但从传统法学命题的角度对反避税的法律制度和法学方法进行系统研究的并不多见。

总体来看,现有反避税法律制度的研究涉及反避税基础理论、不同反避税规则和最新反避税制度发展的诸多方面,相关研究仍有进一步拓展的空间。比如常见的基础性概念,何谓“避税”?避税行为的法律效果为何?反避税的法学方法为何?针对这些问题,似乎有一些共识性的研究结论,但随着反避税制度和反避税模式的进一步发展,这些结论背后的理由是否还可以成立,应当如何调整,均有更新思考的必要。

本书基于现有反避税的优秀研究成果,从传统法学基础出发,对相关问题进行尽可能全面、系统而权威性的阐释。本书对避税的法学界定、避税行为的法律定性结合最新的理论和民法典的规定分别进行了客观讨论。作者对常见的反避税法学方法、原理进行介绍和分析,并专门就在我国的禁止权利滥用原则,实质课税原则与反避税法律制度的关系进行介绍和分析,以帮助读者更为系统和广泛地了解反避税制度和反避税法学方法。因为相关基础理论性问题关系反避税法律制度的原理、边界和方法,基于税收法定原则,政府反避税行为均基于反避税法律制度而展开,这些讨论对于关注反避税主题的非法学专业的读者而言,也有可读性和帮助价值。

关注各国一般反避税条款之间的协调

一般反避税制度是很多国家反避税制度中的兜底性内容。在反税基侵蚀和利润转移(BEPS)计划出台之前,一般反避税条款因为其不确定性,被认为违反税收法定原则而不被一些国家接受。随着BEPS行动的推进,更多的国家决定引入一般反避税条款。当前,各国呈现出合作性反避税的趋势,各国一般反避税条款之间的比较研究及共同协调具有价值。

我国的一般反避税条款体现在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中,一般反避税条款的设计具有较高的抽象性,其解释和适用的规则尚有讨论空间,未来还有基于最新反避税制度发展进行完善的必要。需要思考的是,一般反避税规则在全部反避税体系中的地位是什么?其应当具备的核心要素包括哪些?应当如何对反避税法律原则进行选择,如何对各要素的核心概念(尤其是避税的界定)进行选择和系统性建构?如何创新研究方法、研究内容,使研究结果有助于我国反避税制度的完善?

基于前述思考,笔者比较全面地深入实证研究了十余个典型国家和地区的一般反避税条款,在此基础上,从我国一般反避税条款完善的目的出发,对于一般反避税条款遵循的原理、必备的要素和核心概念进行分析。这种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对各国一般反避税制度的完善提供了有益的补充。随着BEPS行动计划的推进,反避税从单边、双边进入多边合作的新阶段,各国反避税制度的协调值得关注。

在总结部分,本书关注“反避税引发的重复征税问题”,讨论了反避税导致重复征税的机理、避免这种重复征税的必要性和方法。同时,结合当前BEPS行动计划和“双支柱”方案中的相关问题,对于“双支柱”的发展方式、规则和生成模式进行了质疑和讨论。

《反避税:法律制度与法学方法》一书由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于日前出版,笔者的反避税研究仍将继续。需要承认的是,自己对反避税主题研究的时间跨度比较长,中间承担或者主笔数个有关反避税主题的课题,关注了不同层面和角度的反避税问题,虽略有积累但迫于时间有限,最终不能完全实现最初对本书的完美设想,一些核心问题虽然本书有所涉及,但没能更为详细地展开分析。

(作者系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法学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