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一流企业,是世界经济舞台上处于第一方阵的企业,是一国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体现,也是许多企业的奋斗目标。2022年,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的《关于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的指导意见》,提出要加快建设一批产品卓越、品牌卓著、创新领先、治理现代的世界一流企业。同年,国务院国资委印发了《关于中央企业加快建设世界一流财务管理体系的指导意见》,明确要求中央企业强化税务管理,实现规范高效。税务管理水平是评价企业治理现代化程度的维度之一。笔者注意到,努力向世界一流迈进的企业,在税务管理方面往往具有一些相似之处。
具有争创一流的动力
自2018年开始,国务院国资委先后选取航空、能源、投资建设等领域中央企业深入推进示范企业创建工作,为在更广范围建设世界一流企业探索路径。经过多年努力,示范企业在经营发展、科技创新、深化改革等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这些示范企业既是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排头兵”,也是真正打造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的“示范生”。
2024年11月国务院国资委、全国工商联、新华通讯社共同指导的第七届中国企业论坛,专门设置“‘标’杆引领 ‘准’则护航 加快建设更多世界一流企业”平行论坛,中国企业联合会以行业作为分类,共计发布了11个行业世界一流企业评价指标体系及企业方阵。以通信行业为例,其评价指标体系将国有经济“五力”即竞争力、创新力、控制力、影响力、抗风险能力作为一级维度,按照“效率效益、规模实力、产品服务、企业家精神”等共17个二级维度对应评价,最终设计形成了既符合不同行业世界一流企业基本特征的通用指标,又具有显著通信行业特征的三级指标。
向“标杆”企业看齐,需要企业将“标杆”企业的国际一流管理体系内化为自身管理逻辑,而税务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示范企业的管理重点。例如,2024年6月,中国石油集团召开2024年财务工作会议,中石油集团董事长、党组书记戴厚良明确表示,要加快建设基业长青世界一流企业的财务体系,努力开创财务工作新局面,为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同时,要加快建设精益高效的价值管理体系,坚持卓越绩效目标引领,强化包括价税管理在内的各项管理,不断提升价值创造能力。
持续税务合规的定力
从企业发展来看,税务合规作为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有助于避免法律风险,还能提升企业的社会责任感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依法纳税是税务管理最基本的要求,也是企业应承担的社会责任。很多争创“世界一流”的企业,都具有持续实现税务合规的定力——为税务合规采取了一系列务实举措。
华为作为一家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企业,一直将税务合规作为重要的管理目标。《价值为纲:华为公司财经管理纲要》提到,企业税务管理工作应围绕“合理税赋、管理风险、安全运营”展开,要建立有效的税务风险管理机制,通过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应对、风险关闭等活动,规范开展税务风险敞口的管理。
茅台集团涉足产业包括白酒、保健酒、葡萄酒、证券、保险、银行、文化旅游、教育、房地产、生态农业及白酒上下游产业等,涉税事项较为复杂。据了解,茅台集团在财务处下设了税收政策研究室,及时学习、研究税收政策,研判集团开展经济业务的涉税问题,提前化解不必要的税务风险。茅台集团在进行重大资产重组、重要投资决策时,都需要税收政策研究室就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中财务分析、风险评估等模块的涉税内容,进行深入调查、科学分析,帮助管理层进行正确决策。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在其《2023年度可持续发展报告》中披露,企业高度关注税务治理与透明,设立全球税务遵从委员会统筹税务合规工作。全球税务遵从委员会由公司首席财务官主导,与各业务团队深度合作,确保各项税务工作有序合规开展。同时,企业税务能力中心积极开展全球最新财税政策分析,并保持与内外部动态沟通,为企业税务合规提供保障。
融合信息技术的活力
国务院国资委印发的《关于中央企业加快建设世界一流财务管理体系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中央企业要完善税务管理信息系统,努力实现税务管理工作流程、政策解读、计税规则等事项的统一,提高自动化处理水平。在这方面,一些中国企业对标国际知名企业,在税务管理中注重融合最新信息技术,激发出很强的管理活力。
从全球范围内来看,美国电动汽车及清洁能源公司特斯拉,通过自研税务引擎集成相关系统,可以自动计算特斯拉在各州不同销售税政策下的税款,实现销售税实时申报与缴纳,并且通过机器学习模型预测税务稽查风险,提前调整交易结构。法国大型连锁超市运营企业家乐福建立全球税务数据中心,集中存储各国交易、发票及税率规则,支持多语言、多币种处理,研发税务机器人自动税务处理差异,标记异常交易,并支持生成多国增值税申报表。
企业税务管理的现代化离不开信息技术的支持。企业通过加快税务管理信息化、数字化转型,可以提高管理效率,降低纳税综合成本,为企业创造更大的价值空间。例如,中国航天科技集团近年来推动“财税信息化三年跃升计划”,建设形成了“税管云系统”,由发票数字化切入集团智慧税务管理体系,搭建安全合规、稳定可靠的税企智联服务,利用进销项发票业务流程的数字化能力,以及硬件设备集成,构建了集业务、财务、税务、风控、申报为一体的管理系统。
打破既定模式的魄力
税务管理,往往被认为是企业经营流程的末端环节。一些企业在交易发生后才关注税务处理和税务风险,只能被动“救火”。从一些大企业的税务管理实践来看,实施提前介入、提前规划的前置管理,更有助于提高企业税务管理的质效。
东方电气集团是一家中央管理的国有重要骨干企业。近年来,国家出台一系列鼓励研发和科技创新的税收政策。东方电气集团积极研究,提前规划,推动税务风险管理和税收优惠享受质效再上台阶。针对集团内企业成员多、研发方向较丰富、科研资金使用效率待提高等实际情况,积极研究科研资金统筹、重大项目联合研发等具体管理措施,将研发费用从单一的税收优惠管理向兼具资金效率管理、科研项目管理、税收政策效益管理等多重职能转变,并将管理措施前移至资金安排、项目分析及立项和实施管理等环节,有效降低了企业在享受税收优惠过程中的潜在税务风险。
华润集团在各级税务机关的支持下,充分运用相关税务机关建立的国际税收事项事先裁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清单管理、跨区域协调等工作机制,获取了一系列税收确定性支持,顺利解决了下属公司上市前股权架构调整、法人层级压缩、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适用等重大复杂涉税事项,有力支持了企业决策和业务发展,将处于交易结束后的税务“被动处理”,变为在交易前的“主动确定”。
(作者系信永中和税务合伙人、信永中和研究院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