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国家税务总局上海市税务局第一稽查局干部王超烨和同事完成了一起出口骗税案件的分析工作。经过数据比对,他从一家企业提供的200多份海运提单中发现了问题,最终追回出口退税款20余万元。
从细节中寻找突破口,是王超烨破获稽查案件的制胜之道。在多年的稽查工作中,他凭借敏锐的洞察力和出色的学习能力练就一双慧眼,能精准找到案件疑点,完善证据链。他多次获得上海市税务局嘉奖,并入选省局级稽查业务标兵。
数据丛林里的“捕猎能手”
王超烨于2017年进入税务系统,2020年被遴选到上海市税务局第一稽查局,开启了稽查生涯。
在稽查岗位上,王超烨主要负责税务稽查中的检查环节。他说,一线稽查人员在查案过程中不能放过任何一个细节,一定要做好每项工作。尤其在当前大数据时代下,练就一双“火眼金睛”,在众多数据里找到关键信息至关重要。
每次接到检查任务,王超烨都会和同事一起仔细研究那些看似枯燥却暗藏玄机的税收申报数据,从中抽丝剥茧,锚定检查方向,由此破获了不少案件。他就像一位“猎手”,能够在数据丛林中精准锁定疑点、捕捉关键信息。
2023年,在对一家商贸企业的检查中,王超烨和同事翻阅两大箱纸质账簿资料和上千条电子申报数据,不断筛选标记可疑信息。在筛查企业纳税调整明细和房产税申报数据等信息时,王超烨敏锐地找到了可疑信息,发现该企业没有将土地价款计入房产原值申报房产税。经过深度调查,他们最终成功挽回了400余万元的税款损失。
税收数据纷繁复杂,每次通过逻辑推理、数据分析找到突破口,王超烨都有一种成就感。让国家税款“颗粒归仓”,始终是他努力的目标。
经验丰富的约谈高手
王超烨的细致不仅体现在对数据的敏感上,还体现在与企业负责人的约谈中。在他看来,对企业相关负责人的询问,是打开案件检查突破口的重要方法。约谈企业时,王超烨常常由浅入深,旁敲侧击引导谈话走向,并会从细微之处入手,迅速抓住有价值的信息,找到突破口。
2024年,在对一家上市企业的检查中,王超烨从外部公开数据中发现,这家企业可能存在少确认投资收益的问题。
为此,王超烨约谈了上市企业的财务负责人。他了解到该企业投资回报率较高,就想到一个方法,从企业收益入手,和财务负责人谈起企业收益十分可观,高于同行水平。财务负责人自然而然地向王超烨介绍起企业对外投资业务,提到该企业投资了两家公司,并取得相应分红。王超烨抓住这一线索,发现企业取得的分红与其确认的投资收益存在差异。通过进一步分析,发现这家上市企业将部分取得的分红确认为了收回投资成本。在证据面前,企业补缴税款100余万元。
还有一次,在对一家涉虚开企业进行检查时,王超烨和同事经过分析发现,定性该企业存在骗税的关键证据是其资金回流链条中出现的个人账户。通过身份信息核实,他初步判断,个人账户的户主可能是企业负责人的亲戚或同乡。于是在约谈中,他有针对性地注意企业负责人提到的姓名,发现其中就有个人账户的户主。他从这一细节入手,完善了证据链。
约谈企业时,王超烨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舵手,善于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找到正确的方向。
善于复盘的学习达人
王超烨说,每次破获大案要案,他都会多次复盘,按照检查方法、取证渠道和主要疑点总结案件经验,并记录下来,日积月累形成一份详细的工作笔记。每个案件都成为他成长路上的宝贵养分。
除了自己复盘案件要点,王超烨还经常与同事围坐在一起,就典型案例展开探讨。一次,在复盘一家欠税企业强制执行的案件中,大家对税收强制决定书的公告送达期限究竟是60日还是30日存在异议。王超烨查阅相关规定,公告送达应参照民事诉讼法规定执行,而2024年1月1日生效的新民事诉讼法将公告送达期限由60日修改为30日。因此,两个答案在不同时间段都是对的,要根据公告文书的张贴发布时间来定。
后来在一次任务中,王超烨所在的团队需要负责核查一家存在复杂税务问题的企业。面对堆积如山的账目资料,王超烨迅速整理思路,回想起在欠税企业强制执行案件讨论中学到的经验——精准把握法规时效节点。于是,他在梳理该企业税费缴纳数据时,仔细查阅不同时间段生效的税收法规细则,反复核实政策变更的时间节点,最终成功找出企业税务申报中的漏洞,精准核算出应补缴的税款,挽回了损失。
王超烨说,税务稽查工作不仅是一份职业,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每一次精准查补税款,都是对国家税收利益的守护;每一次为企业指出税收风险,都是支持企业健康发展的用心之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