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地处东北亚区域地理几何中心,是我国向北开放重要窗口和东北亚地区合作中心枢纽。数据显示,去年吉林省实现进出口总额1679.1亿元,总量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7.7%,其中出口增长24.9%。
聚焦出口快速增长实际,吉林省税务部门全面落实税务总局关于出口退税服务监管新机制工作要求,强化税收数据分析,及时发现和解决出口企业涉税疑点难点,引导企业合规处置,防范涉税风险,持续增强国际市场竞争力。
紧盯数据疑点,提醒企业防范税务风险
“这笔业务收汇金额与成交总价存在差异,可是我们一直找不到差异原因,也就一直没有提交出口退税申请。”吉林市森泰木业有限公司负责人迟桂珍面对税务部门的提醒,这样表示。
原来,税务部门通过数据分析发现,该公司有一笔出口报关单符合出口退税条件,却迟迟未申报出口退税,就及时作出了提醒。
了解情况后,税务干部和企业一起找原因,最终发现出现差异是因为外方银行收取了手续费。该局立即辅导纳税人与购货方协商,帮助其从外方银行处取得该笔汇款的扣款证明,最终按照规定办理了退税业务。
“税务部门及时提醒企业在退税申报过程中的注意事项,深入剖析出口退税风险点,这对企业的合规经营和长远健康发展很有帮助。”迟桂珍说,“我们将加强企业在出口退(免)税方面的内部控制,进一步提高对出口业务的风险防范能力。”
记者了解到,去年以来,吉林省税务部门聚焦出口企业特点,加大数据分析力度,核实企业业务真实性,排查在退税环节可能出现的风险项,强化税收监管和风险应对,不断减少企业出口的涉税风险。同时,税务部门持续加强部门内部联动,优化退税申请审核流程,加快业务流转提升效率,满足出口企业退税服务需求。
“税务部门对我们的业务预判和分析很精准,有时比我们企业自己还全面深入,退税业务办理也很快,基本上2个工作日就能办结。”四平市精细化学品有限公司负责人薛亮表示。去年,该公司出口额为4.65亿多元,占总销售额的35.48%。“退税全部到位,为公司进一步扩大国际市场给予了极大支持。”他说。
分析退税难点,解决企业出口“烦恼”
在吉林省珲春口岸,一辆辆满载着俄罗斯海鲜的货车依次驶入,帝王蟹、板蟹等各类海产品经此中转运往全国各地。
作为吉林省唯一对俄开放的陆地口岸,珲春口岸是“一带一路”的重要节点,进出口货物涉及海鲜、蔬菜、汽车、木材、液化气等数十种产品。近年来,随着当地跨境运输企业经营规模不断扩大,以往的很多“小问题”也变成跨境运输企业的新“烦恼”。
珲春市祥瑞运输有限公司在扩大规模的过程中,面临着资金周转紧张的问题。“我们想申请出口退税,合规吗?”公司财务负责人向税务部门咨询。
经过沟通,税务部门了解到该公司向俄罗斯出口了价值1210万元的煤炼焦炉设备和相关服务,因出口的货物需要进行安装调试并保留部分质保金的特殊性,合同约定采取分阶段付款的方式,企业目前并未完全收到货款,对能否申请出口退税心里没底。
针对企业提出的问题,税务部门第一时间梳理企业的出口业务,根据政策要求查看、比对出口合同、结汇单据等涉税资料,省、州、市税务部门专家服务团队三级联动,针对涉税疑难问题共同探讨解决方案。在专家服务团队的支持和辅导下,企业按照要求顺利办理了退税业务,获得退税款76万元。
“税务部门通过数据分析,为企业提供风险预警和优化建议,帮助企业规范财务制度、加强账目管理,掌握税务合规管理要点,推进问题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处理。”祥瑞运输公司财务负责人表示,“只有诚信经营,企业发展才能行稳致远。我们设立了专门的税务管理岗位,及时跟踪国内外税收政策变化,确保操作流程合规、各类凭证单据齐全、合规享受政策。”
数据显示,去年以来,吉林省税务部门累计解决进料加工手册核销、保险赔款视同收汇、研发机构采购国产设备核查等出口退税疑难问题32个,为895户企业办理出口退税40.89亿元,同比增长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