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郭勇 通讯员孙仕月 姜咪咪)一提起水泥企业,很多人印象里可能还是粉尘飞扬、污染严重,但走进山东枣庄中联水泥有限公司的厂区,现在已是绿树成荫、空气清新,犹如走进一片公园绿地。
“我们在环保方面持续投入,不断对生产设备和生产工艺进行升级改造,已经完全告别了以往水泥企业‘脏、乱、差’的环境。”中联水泥公司总经理杨军介绍,近年来企业购置环保专用设备投入347万元,抵免所得税34.7万元;去年缴纳的环境保护税同比下降了46.7%。“环保工作做好了,税费负担能减轻不少。”杨军说。
只要环保做得好,税费就能缴得少。这已经成为不少山东企业的共识。为更好发挥绿色税制引导作用,山东税务部门与相关部门加大合作力度,在信息共享、协作共治等方面深入探索,凝聚多部门合力共同推动绿色税制精准落地,促进企业向绿发展。
以聊城市为例,环境保护税、水资源税征收管理被纳入该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考评机制,并在市政府牵头下成立了涵盖财政、税务、环境、水利等13个职能部门和11个县(市、区)政府、管委会的绿色税收工作推进专班,在数据共享、政策辅导、监管治理、激励惩戒等方面协同联动、共享共治。数据显示,目前聊城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水资源重复利用率超90%,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超98%,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单位增加值能耗平均下降8%。
山东盛日奥鹏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生产高温氧化铝材料的企业。走进该企业厂区,无人化、智能化、绿色化的大型环保设备有序运转,除尘系统和烟雾洗涤塔将废气中的灰尘和污染物质分离出来,使净化后的气体符合排放标准。该公司财务负责人黄遵宽介绍,虽然公司环保设备购置和技改投入费用很大,但相应的环保税、所得税等税收负担降低了,生产能耗也减少了。“2024年,仅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一项,企业就享受到673万元的政策红利;新的生产线又提高了生产效率,能耗还下降了15%。”黄遵宽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