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步建立管用高效的风险应对机制

2025年02月19日 版次:07        作者:王宁

强化风险应对对于提升税费管理效能十分重要。为有效解决风险应对质效不高、效果不佳等问题,国家税务总局松原市税务局在税收实践中,强化全链条风险应对,全力打造风险应对的坚实闭环,夯实风险数据采集基础,提高风险应对流程质量,提升税费管理整体效能。

强化大数据支撑,夯实风险应对基础

在实施风险应对的过程中,大数据支撑起着重要作用。松原市税务局充分运用企业财务报表、纳税申报数据、发票信息以及银行账户资金流动等海量数据,为税收风险精准识别夯实基础。

组建专业团队实施数据处理。结合实际工作需求,组建若干专业团队,分工负责数据采集、模型开发、任务发布、复核反馈等重要事项。数据采集团队负责拓宽数据来源,采集高质量风险数据;数据分析团队负责用好用足数据资源开展案头分析,找出风险所在;模型开发团队负责锚定风险方向,建设完善数据指标,形成风险模型;任务发布、统筹团队负责分级发布各条线风险任务并组织统筹下发;复核反馈团队负责开展科学复核,梳理数据采集、分析及风险模型建设中的不足,及时反馈给相应团队进行调整,形成业务闭环。

畅通外部数据采集获取渠道。在科学分析税务内部数据的基础上,深化拓展税收共治格局,积极促进外部涉税数据的获取、共享。与自然资源、人社、公安、人民银行、政数局、交通运输管理等部门,在协调税费征收模式、税银互动等方面均开展深度协作。以协作机制为依托,多元化采集外部数据。这些数据的采集为风险疑点的案头分析提供了有力支持,也极大丰富了风险应对业务的实践经验。

依托数据开发税收风险模型。以各部门协同合作的方式开展税收风险模型的建设工作,各业务条线提出风险需求,并向稽查和基层税源管理部门广泛征求意见,模型开发团队集中各方意见并开展可行性分析。确有需求并经研究可行的,根据业务需求搭建完整模型,经数据测试后,下发投入使用。在不断完善各税收业务条线主要风险模型的过程中,逐步形成风险模型网络,为区域税收风险管理提供有效保障。

强化全链条监控,增强风险应对效果

在充分用好大数据的基础上,突出抓实风险任务统筹、案头分析、实地核查和结果复核,打造全链条闭环管理模式,促进税收风险的有效应对。

统筹发布风险任务。制定合理的风险任务管理计划,规范风险任务推送渠道,合理统筹风险任务的数量、频次,按照“科学合理、过滤重复、归并执行”的原则,对所有风险任务统一扎口统筹管理,避免多头重复推送。低风险任务由税源管理部门开展一般应对;中风险任务由风险管理部门集中应对;高风险任务移交稽查处理;对于触发风险模型多重预警的纳税人实施重点监控。

案头分析找准症结。鼓励风控核查人员精进业务、打开思路,充分利用第三方数据,就具体疑点开展多角度数据挖掘和综合分析。比如,在对某加油站风险案头分析中,核查人员从企业进销票流、运输物流轨迹、加油站管理平台数据等角度深挖数据线索,发现在进销票流方面,剔除无票销售占比影响后,该加油站进销差额仍然较大,根据实际存储量分析,汽油去向存疑;在物流轨迹方面,利用交通运输部门提供的运油车定位系统的数据,结合危化品电子运单,分析出其加油数量远超企业申报数据;在加油站管理平台数据方面,平台显示该加油站近期销售金额远低于申报金额,分析怀疑加油机已遭破坏,数据失真,导致加油站存在少计销售收入、少缴税款的风险。经过多方信息比对后,辅导52户加油站企业开展风险核查,引导企业合规经营。

规范开展实地核查。坚持“监管效能最大化、监管成本最低化、对经营主体干扰最小化”的税收风险管理目标,做到无风险不打扰,对确有必要的风险纳税人开展有效的实地核查。核查前,对可能发生的各种情况做好充分预案,对重点监控对象灵活使用隐蔽暗访等形式,了解真实情况,增强实地核查实效。

结果复核全面兜底。建立税收风险应对任务复核工作机制,组织各条线业务部门依职责对各自下发的风险核查任务开展定期复核,并开展风险应对质效治理。重点复核风险疑点排除或确认的依据是否充分、适用法律法规等规范性文件是否正确、采取的应对措施是否适当、风险应对结论是否科学严谨、需要反馈的事项是否及时反馈、税款滞纳金和罚款是否缴纳入库等,根据复核结果持续完善指标模型,形成风险应对的科学闭环。

对提升风险应对质效的思考

面对税收风险应对复杂多变的现实情况,笔者认为,要进一步深挖问题根源,调整应对策略,全方位提升税收风险应对质效。

提升数据共享保障质效。建议完善涉税信息共享相关制度,不断拓展涉税数据共享主体范围,相关主体的权利义务、共享的数据清单、数据传送的方式时限等方面通过制度进一步明确,增强涉税数据获取的制度保障,切实提高风险应对案头分析质效。

提升引导式应对管理质效。建议扩大引导式应对的应用范围,在分类分级管理模式下,根据纳税人的所属行业、经营规模等特征,对不同类型、等级的纳税人,研究制定有针对性的引导式风险应对方案。加强“应对反馈模板”标准化建设,完善风险任务应对指引。各级税务机关在下发风险任务时,同时下发风险点对应的数据来源、数据清单,使风险应对人员能够按照指引流程把握要点,迅速开展应对工作,准确反馈应对结果。

提升专业人才培养质效。建议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涵盖税收政策法规、财务会计知识、数据分析技术等方面,定期组织数据分析软件使用培训,提升数据分析能力,更好地挖掘潜在的税收风险。建立由税收征管、税务稽查、税收分析等部门的业务骨干组成的风险应对团队,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共同应对复杂风险。搭建经验分享平台,定期组织风险应对案例研讨会,分享成功经验,总结不足教训,逐步形成一套管用高效的风险应对机制。

(作者系国家税务总局松原市税务局党委书记、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