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南税务:实战化团队“智驭”税收风险

2025年02月26日 版次:03        作者:本报记者 孙晓斌

近日,国家税务总局天津市津南区税务局风险分析应对实战化团队在对某机械设备有限公司开展调研时发现,该公司存在库存商品收入未确认、保修款和维保费进销数额存在较大差距等问题,及时辅导财务人员厘清与生产经营有关的固定资产列支。该公司更正申报,补缴税款20余万元。

记者了解到,自2024年5月成立以来,津南区税务局风险分析应对实战化团队采取“训战结合”和“单户+专项”交叉的方式,高效处理了112户次企业的风险分析应对任务,累计入库税款10226.3万元。

随着新产业、新业态的不断涌现,税收征管数字化转型迎来新的机遇,但也面临着更加隐蔽、复杂的税收风险挑战。针对部分基层税务干部在基础管理、大数据应用等方面存在短板,风险感知能力较弱,识别研判精准度不够等问题,津南区税务局以“税费风险实战化分析应对”为突破口,找准精准监管、干部培养锻炼、提升服务质效等工作的聚合点,组建了风险分析应对实战化团队。该团队由区局主要负责同志担任组长,由货物和劳务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财产和行为税、风险管理部门人员负责政策把关,并择优选取青年业务骨干作为主体成员,细分7个风险分析小组,以防控风险、夯实基础、规范管理为主攻方向。

“团队每月统一筛选下发风险任务,定期组织开展联席会议,由各小组介绍风险企业的基本情况、发现的风险点,以及分析过程中无法判断但存在很大疑点的事项。大家共同讨论,在‘头脑风暴’中,确认风险疑点和应对策略。”团队负责人介绍,通过实行“训战结合”的方式,他们逐步形成一站式汇聚信息、一体式联动管理的工作格局。

在具体核查中,各小组采取“单户+专项”交叉的方式分析风险疑点。单户分析以企业为中心,贯通企业经营、开票、申报全环节;专项分析以事项为中心,梳理风险在不同企业上的表现形式,形成互补。针对辖区内的重点税源企业和重点行业,各小组围绕研发费用加计扣除、股权转让、小型微利政策享受等重点领域,进行多维度查询统计、监测分析。同时,综合开展上下游链条式分析研判,将各类税费数据与外部数据进行有机结合,逐步跳出以往单税种、单风险指标分析的思路局限。

根据确认的风险疑点,团队按照涉及的税费种和业务事项推送至主责部门,提出相应的处理建议,实时跟进应对进展,旨在解决风险应对与征管工作衔接不紧密、税种联动不顺畅等问题。团队及时总结在核查工作中积累的经验,对应梳理出企业投资类涉税风险、建安企业收入类风险、跨区经营企业预缴税款风险、房产类涉税风险等一批“规范化”风险管理模板,达到“分析一个,规范一片”的示范效应。

如对天津某科技公司实施风险分析时,小组成员通过测算企业债权性筹资占比,掌握了其进行资本弱化的方式。在针对性应对该企业风险的同时,他们根据其中的关联关系对辖区内涉及投资、筹资事项的企业进行疑点扫描。

“我们依托风险分析应对实战化团队,健全事前预防、事中监控、事后分析的风险防控体系,变‘被动应对’为‘主动防范’,全面牵引带动征管、服务工作,实现强化风险管理与夯实征管基础之间、完善内部工作机制与提升外部服务之间的‘良性互动’。”津南区税务局主要负责同志王海勇表示。

借助形成的风险管理指引,税务干部对辖区内的重点企业进行“一企一画像”,在跟踪了解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和涉税重大事项的基础上,精准监测分析数据异常变动,对潜在的税收风险进行提醒和辅导,引导企业增强风险防控意识。

天津市大桥道食品有限公司负责人李先生对此深有感触。不久前,该公司财务人员对房产税有关政策理解有误,税务干部发现后,详细为其讲解了建筑物折旧基数、土地使用权基数等计税依据确定方法。“作为老字号企业,涉税风险防控尤为重要。”李先生说,“税务干部及时提醒、辅导更正,帮助我们化解了税收风险,让我们更好更稳地推进研发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