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张树仁 陈芳菲 覃文博 记者佟海艳)一排排机械手臂有序挥舞,嵌线、压装、电性能检测、激光打标等生产流程高效运转……在位于辽宁省鞍山市的海城三鱼泵业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大约七八分钟,一台水泵成品就在流水线上诞生了。
“这是公司经过上百次试验,自主研发的新产品。”三鱼泵业财务总监田金双指着刚刚下线的一款产品介绍,“它拥有4项国家专利,被工信部认定为行业内唯一‘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领域节能技术’,并向全国推广。”
在第136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上,三鱼泵业被评为VIP参展商,成为辽宁省唯一获此殊荣的参展企业。企业为何能在众多参展商中“出圈”?田金双认为:“靠的是科技创新。”
行走在公司生产车间,“智造”代替制造、新技术激发“新动能”的场景随处可见。从52年前“一间房、一张桌、2600元资金”的农村修理部,到如今的行业龙头企业、科技领军企业,三鱼泵业始终专注于高效节能型水泵的研发制造,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及核心技术300余项,科研、产品和设备技术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三鱼泵业是海城市重点税源企业,海城市税务部门为企业建立“一户一档”成长档案,有针对性地解决企业在生产经营和创新研发中遇到的涉税难题。今年第一季度,海城市税务部门将完成28户重点税源企业的数字化成长档案归整工作,进一步夯实征管基础。
“近年来,三鱼泵业不断加大科研投入,每年将销售收入的10%作为科技创新专项资金,持续推动产品升级换代。”田金双说。
科技创新驱动产品质量升级,公司订单越来越多。据统计,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0%以上。田金双介绍,因现有产能已无法满足市场需求,公司规划在未来两年内,投资两亿元扩大生产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