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乌齐:牦牛“驮”起致富梦

2025年03月05日 版次:03        作者:本报记者 崔荣春

天空湛蓝,阳光和煦。西藏类乌齐县辽阔的高原牧场上,一群群健硕的牦牛在草场上悠然自得地漫步,时而低头啃食着鲜嫩的青草,尽情享受着大自然的馈赠。 类乌齐藏语意为“大山”,位于念青唐古拉山余脉的舒拉岭西北部,是昌都市下辖县之一。这里平均海拔4500米,年平均气温26℃左右。独特的地貌、宜人的气候、充沛的水源以及广袤优良的草场资源,孕育了类乌齐牦牛这一独特的品种。2016年,类乌齐牦牛获批国家地理标志产品,2023年被纳入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 目前,类乌齐县已经形成了“种草—养畜—加工—销售”的全产业链模式,拥有牦牛产业相关生产基地11个,涵盖了牦牛良种繁育、短期育肥、牧草种植、牦牛养殖、牦牛肉及牦牛奶加工等多个环节。2024年,全县牦牛产业销售额达1300余万元,实现税收收入8万余元,不仅为当地农牧民群体提供了稳定的收入,还带动了周边产业的发展。 国家税务总局类乌齐县税务局以服务特色产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为主线,对牦牛养殖和加工企业开展问需送策,快速解决企业办税缴费中遇到的难题,利用税收大数据帮助企业打通销路。 昌都市藏家牦牛股份有限公司是类乌齐县的牦牛肉加工龙头企业,投产以来公司组织资金近7000万元收购类乌齐当地牦牛,涉及农户2500多户,户均增收3000元以上。该公司负责人介绍,税务干部经常线上线下开展政策宣传,辅导企业办理税费业务,帮助企业规范财务管理,规避涉税风险。 前不久在拉萨召开的类乌齐农畜产品推介会上,藏家牦牛股份有限公司与乳制品生产企业达成了原材料和农畜产品的合作意向。这一合作将为类乌齐县的牦牛产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