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赣州澳克泰工具技术有限公司技术顾问邱联昌:

以守信合规为标尺 锻造“工业牙齿”

2025年03月05日 版次:04        作者:本报记者 周宁

在工业精密制造领域,切削刀具被誉为“工业牙齿”,其技术长期被国外垄断。扎根赣南革命老区的赣州澳克泰工具技术有限公司,历经15年攻坚,从“跟跑者”跃升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实现了从依赖进口到出口全球的跨越。

前不久,全国人大代表、赣州澳克泰工具技术有限公司技术顾问邱联昌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坦言:“创新研发与合规经营是企业逆袭的关键。”

走进澳克泰智能车间,“利用资源、依靠科技、以人为本、诚信至上”的标语格外醒目。全流程自动化生产线高效运转,从粉末球磨到激光打标……经过一道道工序后,坚韧的切削刀片次第下线。

“研发之路漫长又艰辛,需要持续投入大量人力和资金。”邱联昌告诉记者,随着业务的拓展、政策的迭代,企业越发需要提升研发支出的精细管理能力,税务部门提供的“政策清单+风险提示”服务帮助企业及时加强管理。“税务干部不仅辅导我们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政策,还通过税收大数据分析,帮助我们建立税务内控体系,这种‘治未病’的举措让我们坚定了合规经营、诚信纳税的信心。”邱联昌说。

合规既是护身符,更是竞争力。这一转变直观地反映在企业的财务数据上:近三年,企业累计享受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加计扣除额4000余万元。“研发投入越多,享受的税收优惠越多,这让我们公司有更多的资金投入研发,促进技术创新,形成了良性循环。”邱联昌说。

公司研发投入取得了丰厚的科技成果,企业拥有授权专利164件,其中授权发明专利49件、实用新型专利55件,中国外观设计专利35件,德国外观设计专利25件。公司先后承担国家级工业转型升级强基工程项目1项,江西省重点研发、新产品计划项目9项,赣州市科技计划6项。

“在项目合作中,我们惊喜地发现,那些注重财务合规的供应商,不仅能按时、高质量地交付订单,而且他们的产品在后续应用中几乎不会出现质量瑕疵。”谈及此,邱联昌满是欣慰,他认为,合规经营在产业协同中所发挥的强大乘数效应,让合作各方在互信互助中实现共赢。

“守住诚信底线,研发成果才能平稳落地,企业才能行稳致远。”邱联昌表示,国家对科创企业给予了大量政策扶持,如今税务部门的数字化、智能化水平越来越高,企业的涉税成本大幅降低。邱联昌还谈道:“当下,越来越多的合作伙伴开始重视供应链风险,税收规范性已成为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的关键指标。从长远来看,纳税信用更是会成为企业打开市场的‘通行证’。”

实现涂层技术自主创新后,澳克泰将目标转向难加工材料领域,如能源、航空、涡轮增压壳等。“这些领域的材料需要耐高温、耐高压,比较难加工,以前国内95%都是使用进口刀具。”邱联昌称,澳克泰是国内第一家将难加工材料作为公司战略目标的刀具生产商,“难加工材料切削专家”的品牌形象也由此而来。

采访中,邱联昌分享了一段让他感动振奋的经历:澳克泰开发的一款产品,让能源行业的一个关键零部件实现了自主生产,替代了国外产品。此后,这款产品国外品牌的价格下降了30%以上,终端用户受益明显。

邱联昌表示,澳克泰在向外界展示守法经营、诚信为本企业精神的同时,也获得了税务部门更多的支持:当地税务部门成立服务专班,为企业提供定制化涉税辅导,开通绿色通道,及时提醒并帮助完成退税业务快速办理,让企业资金链“快速回血”。

“诚信纳税不仅为我们带来了产品背后的附加值,也让知识产权转化为真金白银。”邱联昌说,近年来,企业通过知识产权质押融资2800万元,实现“知产”变资产。在邱联昌看来,良好的纳税信用是企业顺利获得融资的重要因素。

目前,澳克泰搭建了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省级专家工作站、省级技术创新中心等科研创新平台,并与高校、科研院所开展广泛合作,促进更多科研成果转化。

“守信合规不是我们的终点,而是企业稳健发展的起点。”在邱联昌眼中,诚信纳税、合规经营是澳克泰与税务部门的一场“双向奔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