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税花语”:让税路通知识产品“声动辽宁”

2025年03月07日 版次:08        作者:实习记者 洪悦 本报记者 佟海艳

在辽宁,提起“丝路花语”团队,很多辽宁“走出去”企业的税务负责人都知道。他们有的经常阅读或“随身听”这一团队的税收政策知识产品,有的曾经向这一团队寻求过帮助,还有的在团队成员的帮助下,成功赢得了海外客户的信赖。作为“税路通·辽税花语”服务品牌的重要支撑力量,“丝路花语”团队在实践中不断壮大,让税路通知识产品逐渐“声动辽宁”。

“花语”团队应需而生

近年来,辽宁企业“走出去”步伐日益加快。国家税务总局辽宁省税务局国际税收条线的税务干部在工作中发现,企业咨询的税务问题往往具有共性,对投资地的税务信息需求尤为明显。于是,辽宁省税务局国际税收管理处“主动出击”,分门别类整理“走出去”业务常见问题,并从省市区三级国际税收条线里选取业务精湛、成绩突出的11位税务干部,于2023年4月成立了专门服务“走出去”企业的团队。巧的是,这11位税务干部都是女性,团队便命名为“丝路花语”。

辽宁省税务局国际税收管理处处长马晓雯告诉记者,2023年12月,在组建“丝路花语”团队的基础上,辽宁省税务局在国家税务总局“税路通”品牌框架下,推出“税路通·辽税花语”服务子品牌,旨在建立健全税收服务跨境投资者长效机制,把服务延伸到跨境投资全生命周期,推动税收服务更加专业化、规范化、国际化。“丝路花语”团队就是“税路通·辽税花语”品牌建设中的重要支撑力量。截至目前,“丝路花语”团队已经由之前的11名女干部,拓展为涵盖老中青三代税务干部的60人团队。

系列产品“声动辽宁”

作为“丝路花语”团队初创成员,沈阳市税务局国际税收管理处副处长闵红丽如数家珍。据闵红丽介绍,自“丝路花语”团队创立以来,先后推出了有声国别投资税收指南《声动辽宁》及其配套微视频、全球税讯和海外案例等一系列知识产品。其中,《声动辽宁》以国家税务总局发布的《国别投资税收指南》为基础,对辽宁省“走出去”企业投资较为集中的国家所属篇章进行“有声”化处理,主要内容包括这些国家和地区的自然经济概况、投资环境、主要税制、税收协定以及在当地投资可能存在的税收风险等,帮助企业实现跨境投资“信息通”“政策通”和“服务通”。

作为《声动辽宁》的忠实听众,辽宁中新自动控制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财务总监崔桂富认为,《声动辽宁》最大的特点是“浓缩”——能够将税收协定以及可能存在的税务风险进行总结提炼。作为一家主营工业自动化设备、智能控制系统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该公司在海外设有全资子公司,《声动辽宁》里提及的要点正是企业管理层关心的。据崔桂富介绍,他首次听到《声动辽宁》专题,是在“辽宁税务”微信公众号上,每期时长10分钟—15分钟不等,兼具专业和简明易懂的特点,上班路上就能实现“随身听”。

同样关注“丝路花语”团队宣传产品的,还有沈阳鼓风机电设备进出口有限公司财务部部长舒畅。据舒畅介绍,沈鼓集团的产品主要应用在石油化工、天然气、煤化工等多个领域,因此会重点关注当地的资源储备情况以及最新税讯动态。“前不久《全球税讯》更新了巴西的税收政策变化,这些短平快的税讯对我们了解投资国最新税收动态很有帮助。”舒畅说。

马晓雯介绍,《全球税讯》是由国家税务总局国际税务司组织编译的国际税收动态类知识产品,定期在国家税务总局网站税路通·税收服务“一带一路”专栏发布,主要目的是帮助纳税人了解全球税收营商环境,为其开展税收尽职调查、做好遵从准备、控制税收风险提供参考。“丝路花语”团队承担了辽宁省税务局的编译工作。“自《全球税讯》发布以来,‘丝路花语’团队共编译了13篇税讯,涉及巴西、意大利、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智利、英国等多个国家。”马晓雯说。

“+86”的故事还在继续

2024年“丝路花语”团队在筹备税收服务赴巴西投资主题活动时,负责联络工作的初创成员之一关宇发现,巴西税务局发来的联系方式里有一个“+86”开头的手机号码。她想,“+86”是我国的国际电话区号,是不是有可能这位税务官员目前就在国内?顺着这一思路,她们顺利联系到巴西税务局国际税务司处长伊万奈特,得知她现在正在北京。“丝路花语”团队经请示国家税务总局国际税务司领导后,立即决定邀请伊万奈特来到现场参与此次活动。伊万奈特也成为首位到现场参加此类活动的外国税务官员。

在众多对接信息中,“+86”可能只是一处非常不起眼的细节,但就是因为这一细节,税收服务赴巴西投资主题活动从线上拓展到线下。“从创立开始,‘细心’就是我们这个团队的鲜明特色,未来我们还会继续保持下去。”同为“丝路花语”团队成员的抚顺市税务局企业所得税科科长李娜深有感触地说。

如今,“+86”的故事还在继续。马晓雯告诉记者,“丝路花语”在团队建设上非常重视人才接续问题。自2023年开始,辽宁省税务局与辽宁省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建立“联合互动工作机制”,共同开展课题研究,储备跨境服务人才。截至目前,已通过联合举办外语大赛、评选“辽沈最美翻译官”等形式,创建了70人、涵盖7大语种的辽宁“税之译”外语精英团队。先后推荐14名优秀外语人才,参与国家税务总局“一带一路”税收征管能力促进联盟、中意双边磋商翻译等工作。“这些层层选拔并通过历练的优秀人才,我们将会逐步吸收到‘丝路花语’团队中来,更好地解决‘走出去’企业的税费诉求。”马晓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