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年央视春节戏曲晚会上,京剧尚派艺术第三代传人、全国政协委员、民盟重庆市委会副主委、重庆京剧院副院长周利与三位演员一同登场,表演了戏曲舞蹈《惊鸿绽放》。节目中,她扮演的是重庆当地女英雄秦良玉,一把大刀耍得行云流水,配合着铿锵有力的鼓声,更显豪情。
周利先后获评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文化和旅游部全国戏曲表演领军人才,获得第六届全国青年京剧演员电视大赛金奖、中国戏剧梅花奖等奖项。几十年来,从舞台到银幕,从专业到大众,她在传承创新的同时,积极普及戏曲文化,让传统戏曲焕发新的生命力。
一出好戏,需要“政府搭台、百姓关注”
如何让更多人了解京剧、欣赏京剧,让传统京剧在新时代焕发新光彩?谈到这个话题,周利迅速打开了话匣子:“传统戏曲的传承发展,需要行业从业者和政府部门共同努力,打造与时代同频共振的精品。”
2019年,周利带领重庆京剧院整理挖掘了失传剧目《秦良玉》,复排了《穆桂英大破天门阵》《十三妹》等经典传统剧目。2024年,在恩师厉慧敏先生诞辰100周年专场演出上,她带领优秀青年演员对复排剧目进行了精彩演绎。这些复排剧目的成功,不仅为剧院积累了丰富的艺术经验,也为后续的创新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传承经典的基础上,周利和团队开始探索更具现代审美的戏剧表达方式。2024年,重庆京剧院与成都市京剧院合作,创新演绎了印象京剧《薛涛》,在舞美、灯光、服饰、妆造、音乐等方面进行全新突破,诗意化的视觉呈现打破了传统戏曲的表现形式,吸引了不少年轻观众。
在当今时代,如何让京剧更出圈、出彩?周利以剧目创排为例,认为一出好戏需要行当齐全、配合默契,具体还得“政府搭台、企业参与、行业创新、演员唱戏、百姓关注”。
近年来,国家加大投入、多措并举,从剧本创作、人才培养、鼓励地方院团转制等方面,给予资金支持和相关优惠政策,全方位对接京剧等戏曲艺术发展需求。周利说,现在京剧行业申报国家艺术基金,不仅有剧目申报,还有人才培养类的申报;京剧等文化产业经营主体还能享受转制文化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这些都是推动行业发展至关重要的力量。
“政府搭好台,我们更要自身硬。企业管理合规很重要,这不是束缚,而是为艺术创作‘清障’。”周利表示,京剧文化产业链上所有不同类型的经营主体,都要做到依法依规经营。
近年来,重庆京剧院在财政、税务、文旅委等部门的指导下,建立了“业财税一体化”机制,通过票据数字化管理、税务合规专项培训常态化、风险自检机制,确保财务核算可追溯,防范财税管理风险。
了解到税务部门正大力开展形式多样的税收普法宣传活动,周利建议将税法宣传与戏曲展演相结合,创作生动、有感染力的短视频作品,既普及税法,又增强京剧的传播力。
让算法“向善”、流量“向美”
京剧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其演出不仅是对传统文化的呈现,更是向年轻一代传递中华传统美德的过程。周利关注到,随着近年来自媒体的发展,不少传统文化的传承人也开始在自媒体上进行创新和尝试,让更多人尤其是青年人能够通过新潮的方式,理解和传播国风国韵。
同时,周利也重点关注到自媒体传播内容监管的问题。“今年两会,我的提案就是完善自媒体传播内容监管方面的。自媒体作为文化传播的新阵地,理应在文化传承中发挥重要作用。但部分平台过度追逐流量,导致内容质量不一,非遗内容推送量不足。”她希望,从监管和立法机制方面,进一步完善和规范自媒体传播,引导自媒体唱响主旋律、弘扬正能量,进一步扩大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她呼吁税务部门可以会同网信部门建立“内容合规+税收合规”双审评价机制,不断激励那些传播优秀传统文化、合规诚信的优质自媒体,让算法“向善”、流量“向美”。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税收与文化事业息息相关。”周利表示,她将继续关注戏曲教育和普及,创新演绎更多优秀传统剧目,探索让传统戏曲绽放异彩的方法,也希望税务等部门继续关心支持传统文化产业发展,让更多人了解京剧、喜爱京剧,推动中国传统文化在世界舞台上绽放更加耀眼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