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行山下“银发摆渡人”

2025年03月10日 版次:08        作者:张济涛 梁恒恒 晋望远

在国家税务总局山西省税务局大院,有一个由6位平均年龄65岁的退休税务干部自发组建的志愿者团队——老干部“关爱理事会”。

2019年,为协助省局老干部处工作,同时有感于省局一些离退休老干部面临的特殊困难,6位老同志决定利用自己的经验和资源,给有需要的老干部及其家属提供帮助。6年来,几位老干部如同一群“银发摆渡人”,尽己所能协助老干部处,帮助老干部紧急送医、抚慰逝者家属、化解纠纷矛盾,将组织的关怀化作一次次暖心行动。

2019年,省局退休干部老张离世后,他的家庭一度陷入困境。遗孀韩大妈身患慢性病需长期服药,儿子因糖尿病并发症双目失明,儿子和儿媳离异后,韩大妈还要照顾孙女。

“关爱理事会”几位老同志得知情况后,马上制定帮扶方案,为老张失明的儿子联系免费康复治疗,又协助他申请了低保补助。得知青海省某医院有专业治疗方案后,他们又协调车辆护送母子二人跨省就医。

遗憾的是,老张的儿子最终不治去世,这期间,理事会的几位老干部始终没有放弃。后来,他们又主动对接有关部门,为韩大妈办理了“失独家庭”补贴,并全程代办手续送证上门,让这个破碎的家庭在寒冬中感受到组织的温暖。

在“关爱理事会”会长张亚鹰看来,他们多跑几趟腿,老干部的难处可能就减少几分。几年来,这样的温情接力从未停歇,理事会累计接送老干部就医体检40余次,探望住院离退休干部30余次,覆盖病残家庭50户。

“交给理事会,我们放心,也安心。”这是不少老干部和家属的心声。

2022年,96岁的老干部李苏玲安详离世,因老人子女先行离世,身后事无人操持。张亚鹰得知消息后,当即与王明明、张世海等成员赶到了老人家中。

推开房门,李苏玲的眼镜还端正地摆在床头。他们像对待熟睡的长辈般,仔细整理老人的服装,又用热毛巾轻轻擦拭老人的脸。有邻居感叹说:“亲儿女也未必这般周全。”张亚鹰还特地为老人戴上了那枚陪伴她60年的党徽。

这些年,这群“银发摆渡人”让一场场告别少了凄凉、多了尊严。抽屉里那些手写的遗嘱,微信里未读的语音,都是老干部们对理事会成员沉甸甸的信任。

除了为老干部送去温暖,团队还在日常生活中扮演着调解者的角色。

“旧楼能装电梯?除非太阳打西边出来!”2020年,山西省税务局家属院加装电梯工程启动时,质疑声此起彼伏。面对高低层住户的矛盾,省局将这块“硬骨头”交给了“关爱理事会”调解。

当时,王建平、赵三青、赵虎等成员带着笔记本挨家挨户走访:王大娘担心噪音,他们联系施工方增加隔音层;赵大爷嫌电梯挡光,他们帮助调整设计方案改换浅色玻璃电梯……

5年奔走,6个小区,30栋旧楼全部“长”出了玻璃电梯,斑驳的外墙也披上了新装。如今,老人和孩子们乘电梯上下楼轻松快捷,生活方便多了。居民们感慨说:“能够安装电梯,多亏了老王的辛苦付出。”

5年间,在王建平的带动下,一些老同志主动加入安装电梯的调解队伍。他们一户户登门、一家家协调,茶水热了又凉、凉了又热,笔记本记满了几大本。

这场历时1800多天的社区调解工作,不仅提升了老同志们的居住品质,也让邻里间曾经疏远的手,重新握紧在一起。

从临终关怀到旧楼改造,从特困帮扶到民生琐事,“关爱理事会”团队用脚步丈量责任,以行动诠释担当。他们中有的人曾忙碌在税收征管一线,有的人曾伏案审核报表,如今,他们继续在社区和邻里间传递着温暖。

“白发不减当年勇,离岗更显赤子心。”这个老干部团队的故事,不仅是税务老干部“老有所为”的代表,还如同一簇不灭的星火,彰显着税徽背后的为民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