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三个维度着力 推进“强基”探索

2025年03月12日 版次:07        作者:唐达用

深入实施数字化转型条件下的税费征管“强基工程”,国家税务总局、省局、市县局既要一体推进,又要各有侧重。笔者认为,县级税务局作为税务系统的基层机关,既要不折不扣落实上级相关部署,又要发挥贴近经营主体、身处征管一线的优势,强化主观能动性,因地制宜,立足现有基础扎实推进。

实施数字化转型条件下的税费征管“强基工程”涉及的制度规则、政策执行口径、数据质量标准、组织岗责体系、工作推进方案等顶层设计,宜由国家税务总局和省局统筹推进。国家税务总局湖南省税务局结合上级要求和本地实际制定了《关于持续深化税费运行“一体化监管”推进数字化转型条件下税费征管“强基工程”的实施意见》,为全省税务系统明确了2025年“强基”工作任务,县级税务局的主要任务是抓执行抓细化抓落地,在大方向上务必按照上级节奏稳步推进,将任务落实到人、明确到岗。同时,在做好“规定动作”的基础上,建议抓好“一头一中一尾”三个维度的管理。

“一头”:强化基层数据获取的覆盖面和可用性

基层数据的获取是税费数据集成化、风险推送精准化的前提,也是征管一线推进数字化转型条件下的税费征管“强基工程”的重要职责。据统计,目前全国税务系统有532个市级税务局,县级税务局更是超过3000个,即使每个县级局存在很小的数据错误,对于全国也是极大的信息偏差,这就要求基层部门必须站在全局高度,着力提升数据获取的准确性。同时随着信息化的高速演进,全国税务系统实现了96%的办税缴费事项网上办,97%以上的收入由纳税人自行申报,数电发票覆盖98%的用票企业,大量线上数据直接从纳税人端进入系统端,对基层校验修正数据提出了更高标准。

调研发现,基层税务部门数据获取和使用还存在一些问题。例如,系统内数据质量不高、勾稽性不强,外部门数据标准不一、可用性不强,跨系统数据交互不够、联动性不强等。基层税务部门要坚持问题导向,在内部数据提质、外部数据扩源、跨系统数据联动上下功夫。

规范系统内数据的录入。建立税费基础数据质量管理制度,统一税费征管基础数据采集规范,明确数据采集的结构、取值范围等标准,在办税服务厅录入与日常巡查中注重数据的修正完善,力争3年完成一轮数据全量清洗,并综合运用批量化、智能化、人工审核等方式对系统内数据进行核对,提升内部数据的准确性。

抓好外部门数据的管理。提请地方党政部门完善区域内数据共享制度,对供数单位进行明确,对外部门数据共享目录、更新周期、标准字段等内容统一口径,并将其纳入地方考核体系,对共享情况进行督办检查,为一线征管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数据来源。

强化跨系统数据的运用。精准界定数据访问处理权限,制定配套操作指南,以具体业务为纽带组织跨系统数据使用案例分享,组织全量税费种和操作系统申报培训,强化对多系统数据的整合利用。

“一中”:强化基层税源感知的敏感度和精准性

基层是征管服务的“第一线”,也是政策落实的“最后一公里”,日常税源管理则是连接上级决策与基层落实的中间枢纽。在目前的征管模式下,基层征管主要精力用于完成上级部门下发的事后风险应对和疑点核实任务,导致难以掌握税源全貌,税源感知能力下降、干部能力退化,征管质效与政策落实存在堵点。当前,上级税务部门正努力运用数字化手段为基层减负,特别是解决征管一线“被动接单”的问题。湖南省税务局提出要坚持“上级能做的不要下级做、系统能做的不要人工做”,实质性减少下发任务。

基层税务部门要准确把握职责定位,着力提升一线的税源感知能力和前端风险防范能力,尽可能把低风险事项和基础管理问题消弭在前端。

加强日常税源管理。用好上级大幅压减下发风险任务的“窗口期”,优化重构工作事项、业务流程和处理机制,将“事前合规引导”“事中跟进管理”与“事后风险应对”同部署同推进。进一步细化管理机制,重点加强税费政策执行、征管执法任务落实中的“结合部”管理,梳理归集前期发现的“一般性”“普遍性”风险,设计专门表格,明确在日常下户巡查、评估核查等环节需辅导校验的事项,夯实全领域税费征管基础。

培优管数用数人才。全员开展大数据培训,注重对基层干部教方法、提素养、强支撑。抓好重点人才培养,增强税收大数据、税费分析、风险管理等重点岗位人员的能力,采取专题培训、实战练兵等方式培养用数人才。提高数据分析的水平,推动税收治理实现数字化、智能化、场景化升级,提升基层找税源、强增收、堵漏洞的感知能力。

“一尾”:强化基层风险处置的发力点和联动性

风险应对与疑点核实是基层税源管理的后端,也是目前基层工作量最大的部分。调研发现,上级推送的税费风险以单个税种、单个业务为主,整体呈“碎片化”,基层应对难度较大。湖南省税务局明确原则上不得通过计算机系统外下发任务,并提出“建立区县末端监控机制,组建专业团队对承接任务归并、清分,建立任务沉淀池”的要求,为基层税务部门优化风险应对管理方式提供了制度支撑。

笔者认为,基层税务部门可在上级建立好的分级分类任务下发机制的大框架下,在要求的疑点核实反馈时限内,探索风险应对的联动管理、延时管理、一体管理。通过对风险任务进行税费联动、内外数据联动,设立任务“过滤池—调节池—沉淀池—利用池”,并与加强日常税源管理一体推进,尽可能对上级推送和本级自查的风险“一体发送”、对不同税种和费种的疑点“按户归集”、对整体风险核实的情况“按季反馈”,给“任务沉淀”和“整体核实”多一点时间,形成夯实日常管理和提高应对精度的良性互动,努力减轻基层风险应对负担。

(作者系国家税务总局常德市武陵区税务局党委书记、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