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南抗日根据地的烽火“税”月

2025年03月17日 版次:08        作者:马骏

1939年9月—1940年11月,八路军第115师政治委员罗荣桓率领八路军第115师、686团,团结鲁南人民,在以抱犊崮山区为中心的鲁南抗日根据地对日伪军展开了激烈斗争。“公私款项一律通用”峄县地方流通券,正是罗荣桓在鲁南烽火“税”月的历史见证。

“从政权方面去开发财政经济”

抱犊崮位于山东省峄县北部,是连接华北和华中的战略支点和交通枢纽。

1939年9月,八路军第115师师部及686团在代师长陈光、政治委员罗荣桓的带领下,从太行山区到达鲁南,创建了以抱犊崮山区为中心的鲁南抗日根据地。

1939年11月20日,在罗荣桓的亲自部署下,峄县民众代表大会在今枣庄市山亭区凫城镇王家湾村召开,大会成立了鲁南第一个县级抗日民主政权——峄县抗日民主政府,县政府有财政科、教育科、民政科、武装科、实业科等五个科,其中财政科下设税务征收处。伴随着峄县抗日民主政府的成立,鲁南红色税收应运而生。

1939年12月,毛泽东就“山东军事工作的意见”,致电在抱犊崮山区领导抗战的罗荣桓:“建立正规的供给制度……在取得政权后发行流通券及收粮、收税,以便有解决军队给养的长远计划。”

根据毛泽东的电报指示,罗荣桓兼顾群众利益和部队供给两个方面,积极推进根据地工农商业发展,不断壮大财源税源建设。1940年1月,罗荣桓在《创造抱犊崮山区抗日根据地》的报告中提出:“自上而下的、自下而上的争取政权,准备政权工作干部,开辟财源。”为此,第115师精心挑选曾经有建立抗日民主政权经历和经验的干部,着手从财经建设入手,推进鲁南地区抗日民主政权建设。同年10月,罗荣桓在八路军第115师高级干部会议上要求,“供给来源统一由地方政权筹划,不得自筹自给,严格禁(止)募捐、罚款、私自筹粮、征税”,进一步规范了部队经费物资等的筹集渠道。

从此,部队专心于军事斗争,军需费用则统一由鲁南抗日根据地民主政府通过征收救国公粮、田赋、货物交易税、盐税等提供。当时的峄县抗日民主政府以运河支队驻峄、滕、铜、邳办事处的名义,对运河支队所有活动地区征收公粮和货物过境税。建立规范的税收制度后,部队军需供给得到极大改善。

发行“公私款项一律通用”流通券

八路军第115师民运部部长、第一任峄县县长潘振武在回忆录《鲁南第一个抗日民主政权——峄县抗日民主政府的成立》中记述:“(1939年)这年秋,罗荣桓政委在听取了我们工作委员会的工作汇报之后,指示我们到峄县北部山区去,抓紧筹建抗日民主政权……抗日民主政府颁布了减租减息政策,规定土地收入,不论是租佃还(是)分种,一律按原租减25%;钱主利息减半。为统一财政收入,统一税收,县府发行了流通券,在几县流通,信誉很好……”

潘振武提到的流通券,即峄县抗日民主政府在第115师供给部帮助指导下发行的“公私款项一律通用”峄县地方流通券,面值分别为贰角、伍角、壹圆。峄县地方流通券成为罗荣桓在抱犊崮山区领导鲁南军民抗战的珍贵见证。

第115师供给部军需处处长、峄县抗日民主政府财政科科长蔡长风在回忆录《征途漫忆》中对当时的财税工作有具体记述:“我们领导群众实行减租减息,合理负担,发展抗日武装,群众抗战热情空前高涨……县委、县政府预定筹粮款、扩军、组织抗日团体等工作任务,都圆满地完成了。”

鲁南抗日根据地在罗荣桓的直接领导下,以发行“公私款项一律通用”峄县地方流通券为标志,发展经济,培植财源,合理负担,增加税收,粉碎了敌人对根据地的经济掠夺,保障了战时财力供给。

(作者单位:国家税务总局枣庄市山亭区税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