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鸟经济”让渔民吃上“生态饭”

2025年03月18日 版次:04        作者:徐震 余霖 查莉莉 宁萱

本报讯“鄱湖鸟,知多少?飞时遮尽云和日,落时不见湖边草。”一曲江西民歌,生动描绘了候鸟在江西省鄱阳湖安然过冬的场景。

每年11月至次年3月,“中国第一大淡水湖”鄱阳湖都会迎来70万余只候鸟。与候鸟一样“准时”到达的,还有五湖四海慕名而来的旅客。去年11月以来,鄱阳湖国家湿地公园已接待旅客近20万人次,沿湖各地“观鸟经济”持续火热。

李富根家世代在鄱阳湖打鱼为生,“洗脚上田”后,在政府的帮助下开了一家农家乐,年收入超过10万元。“比以往靠天吃饭的日子好太多了。”李富根告诉记者。长江十年禁渔政策实施后,鄱阳县政府部门逐步形成“鸟导、餐饮、销售、民宿、康养、露营、采摘”等一体化旅游服务,带动本地农户实现“观鸟致富”。

为助力鄱阳湖区域“观鸟经济”蓬勃发展,国家税务总局鄱阳县税务局联合县农业农村局、自然资源局、人社局等部门,掌握鄱阳湖重点水域12000余名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意愿的渔民情况,依托“税银互动”帮助渔民快速筹集创业资金185万余元,同时为新办企业上好“开业第一课”,辅导纳税人知政策、懂开票、会申报。目前,湿地公园周边共有餐饮住宿、观光农业等企业90余户,每年实现营收近1.2亿元,渔民真正实现了“退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美好愿景。

据了解,下一步,环鄱阳湖4个设区市和13个县级税务局将深化跨区域联动,针对“观鸟经济”季节性强的特点,利用大数据技术预测企业需求,对相关企业税费信息进行智能归集,动态掌握企业的经营状况及涉税诉求,帮助企业完善财务管理制度,有效防范涉税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