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大船集团以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精细化为发展方向推进科技创新。目前,大船集团正在利用信息技术,在税务管理方面实现更高水平的精细管理。”
在造船业,航空母舰、大型LNG(液化天然气)运输船和豪华邮轮被誉为“皇冠上的三颗明珠”。中国船舶集团旗下大连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船集团),是我国舰船总装建造及维修保障的主要基地,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宁舰”、第一艘国产航空母舰“山东舰”都从这里驶向万里海疆。随着2024年5月大船集团建造的17.5万立方米大型LNG运输船首制船顺利出坞,大船集团距离摘取第二颗“明珠”又近了一步。“造船贵在‘精益’,管税重在‘精细’。目前,我们正在利用信息技术,在税务管理方面实现更高水平的精细管理。”大船集团副总会计师兼财务计划部部长宋扬说。
“船舶制造是一个精益求精的过程”
最近,大船集团又一艘17.5万立方米LNG运输船开工,这是公司已开工建造的第10艘LNG运输船。据了解,该项目船型由大船集团自主研发,货舱总舱容17.5万立方米,采用最新优化的双艉线型,高效螺旋桨和带舵球的高效扭曲舵,进一步提高了水动力性能,增强了推进系统安全冗余。同时,可停靠全球绝大多数的大型LNG岸站,具有极佳的适港性和船岸兼容性。
宋扬介绍,一直以来,大船集团以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精细化为发展方向推进科技创新,自主开发设计了一系列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产品。新中国第一艘万吨轮、第一艘出口船、第一艘VLCC(超大型油轮)、第一座400英尺自升式钻井平台、第一座3000米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第一艘智能VLCC等都诞生于大船集团。
“船舶制造是一个精益求精的过程。”宋扬告诉记者,船舶制造业属于技术密集型、资金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行业,具有高度集成化、模块化设计、智能化制造、绿色制造和创新驱动等技术特征。同时,船舶是一种定制化产品,不同船舶类型的设计思路、建造技术和维护重点都有所不同,对造船企业的专业性和精细化程度提出了较高要求。“我们倡导的精益管理,就是通过运用多种现代管理方法和手段,以市场需求为依据,注重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有效配置和合理使用资源,在产品和服务上最大限度地精益求精。”宋扬说。
2024年3月,大船集团按照集团总部要求,聚焦优化流程、消除浪费、降本提效,全面启动精益管理,不断提升精益管理水平和价值创造能力,为建设世界一流的船舶建造企业提供强力支撑。据了解,大船集团构建了以生产制造环节为核心的精益管理工作框架体系,贯穿研发设计、生产制造、营销售后、财税管理等全流程。
宋扬告诉记者,精益管理主要包括精益生产和精细化管理两个方面——精益生产要求以生产为中心,聚焦核心业务,建立全体系均衡有序、流水节拍生产模式;精细化管理则涉及每个部门和所有业务,每名员工都要参与精细管理。“按照精益管理的要求,我们在财税管理方面正持续优化财税管理流程,在尽可能降低税务风险的同时提高管理效率,形成更为精细化的财税管理体系。”宋扬说。
“让每一项涉税业务处理都有章可循”
在大船集团,财务计划部设立了专门的税务岗位,具体负责增值税发票的开具和验证,个人所得税的申报及缴纳,出口退税的申报及办理,各类税费的申报及缴纳,以及成员企业整合、资产重整处置收购等重大事项的税收政策研究。对于近20家成员企业,大船集团通过建立健全内控制度、定期开展业务培训、加强特定风险管控等方式,强化对成员企业涉税事项的管理。
“建立完善的税务管理制度,让每一项涉税业务处理都有章可循,是精细化财税管理体系的基础。”宋扬介绍,大船集团依据企业会计准则、税收法律法规的要求,结合企业实际情况,持续完善税务管理制度,从财务核算、发票开具验证到纳税申报、税款缴纳,每个环节都有明确规范的流程,并安排专人负责,扎实做好日常税务管理工作,确保每一个涉税事项都能规范处理。
举例来说,因生产经营需要,大船集团会向境外非居民企业支付境内劳务费、技术开发费、软件开发费、境外设计服务费等服务贸易相关的费用。此时,作为境外非居民企业在境内的扣缴义务人,大船集团需要在支付款项前及时办理网上备案,并代扣代缴相关税费。对于此类业务,大船集团按照《国家税务总局 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服务贸易等项目对外支付税务备案有关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 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告2013年第40号)、《国家税务总局 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服务贸易等项目对外支付税务备案有关问题的补充公告》(国家税务总局 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告2021年第19号)等文件的规定,逐步明确备案流程和所需资料,严格按照规定办理。
“在特定风险管控方面,出口退税管理是我们的一项重点工作。”宋扬告诉记者,作为我国最早走出国门的造船企业之一,大船集团在国际市场上的影响不断扩大,海外订单纷至沓来。因此,企业的出口退税业务量较大。在强化出口业务管理方面,大船集团安排专门财税人员负责出口退税工作,定期组织出口退税政策培训,持续跟踪出口商品退税率调整情况,并要求财税人员积极参加税务部门组织的相关业务培训,确保财税人员准确掌握出口申报、单证备案、收汇管理等方面的政策要求和具体操作流程。同时,企业建立了相应核查制度,在保证报关单、发票、收汇凭证等内容一致的基础上,定期开展出口货物单证自查,以及时发现并有效化解潜在涉税风险。
“税务管理数字化转型势在必行”
国务院国资委印发的《关于中央企业加快建设世界一流财务管理体系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中央企业要完善税务管理信息系统,努力实现税务管理工作流程、政策解读、计税规则等事项的统一,提高自动化处理水平。
“数字化时代,税务管理数字化转型势在必行。”在宋扬看来,利用专业的税务信息化软件和数字化平台开展税务管理,不仅能够加快纳税申报表填写、税款计算等事项的速度,而且能够减少人为失误,是优化税务管理流程、提高税务管理效率的关键步骤。
据了解,作为千户集团成员企业,大船集团积极顺应智慧税务建设趋势,已经接入税务部门乐企平台,实现了开票、用票的全面电子化。在税务管理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大船集团注重加强对财税管理人员的信息化培训,帮助其了解系统和技术的特征,更好地适应转型变化,提高信息化技术运用能力的同时,帮助财税管理人员实现与信息技术人员更好沟通,进而将税务专业内容转化为“代码”,最终搭建一套满足企业税务精细化管理要求的信息系统。
《关于中央企业加快建设世界一流财务管理体系的指导意见》提到,中央企业要开展税务数据分析,挖掘税务数据价值。宋扬告诉记者,加强税务数据管理和分析,是大船集团税务管理数字化转型的又一重要任务,也是下一步的重点工作。在税务管理中,数据是核心,通过建立完善的数据管理系统,实现对税务数据的全面管理和分析,将为企业税务管理提供精准的支持,有助于企业更好地实现精细化管理目标。
宋扬表示,未来,大船集团将继续对照加快建设世界一流财务管理体系的要求,利用最新的数字化工具和技术,不断提高依法纳税的能力,以更精细的财税管理助推大船集团实现更高水平的精益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