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尼日利亚税改在历经三轮草案修订后再次陷入僵局。据了解,尼日利亚总统博拉·蒂努布在去年底向国民议会提交了税改法案,旨在简化税制、提升税收征管效率,并缓解财政赤字压力。然而,该项税制改革因涉及增值税分配机制调整、增值税税率上调及教育与科技基金削减等核心内容,引发利益相关方激烈争议。
南北利益错综复杂
在尼日利亚的现行增值税分配制度中,联邦、州与地方政府的分配份额分别占比15%、50%、35%。州的分配份额在内部遵循50%均等分配、30%按人口分配、20%按税收贡献分配原则。蒂努布政府在税改法案中拟将联邦分配到的份额降至10%,州级份额提至55%,并将州内部按税收贡献分配的比例从20%大幅提升至60%。
蒂努布的税务顾问兼总统委员会主席泰沃·奥耶德勒称:“增值税收入将以更公平的方式在各州之间进行分配,以奖励经济贡献。这反映了我们对公平、效率和可持续发展的承诺。”
这一调整将对各州利益产生直接影响。以2024年数据为例,拉各斯州作为尼日利亚的商业中心,贡献了该国超过一半的增值税收入,约22700亿奈拉(1元人民币约合210.4015尼日利亚奈拉),仅分配到4600亿奈拉的增值税税款;北部卡诺州仅贡献了778亿奈拉的增值税收入,却分配到1172亿奈拉的增值税税款。若新规实施,拉各斯等经济强州所分配到的增值税税款将显著提升,而北部贫困州的财政收入则将锐减。
当前,尼日利亚北部地区贫困率在全国范围内列居首位,贫困人口超过当地人口的80%,当地民生严重依赖联邦财政转移支付。该税改法案引发了北部地区的激烈反对,政界人士和各社区领袖也带头提出反对意见。对此,全国36个州的州长进一步协商后,建议将增值税收入州级分配方案修改为50%均等分配、30%按税收贡献分配、20%按人口分配,但仍未能满足税收贡献大州的诉求。
追根溯源,这场利益拉锯战根植于地域发展不均的矛盾。北部地区税收收入少,对既有分配模式形成依赖;而南部经济发达地区不满长期“吃亏”,期望按税收贡献公平分配。双方僵持不下,使得税收分配比例争议成为改革路上的绊脚石。“北部地区过于依赖自给型农业,相比于其他地区缺少能够承受改革冲击的工业基础。税改法案将使北方经济出现衰退。”东北部博尔诺州州长穆罕默德·祖鲁姆在最近一次采访中指出。
税收改革迫在眉睫
几十年来,石油一直是尼日利亚的主要出口产品,为政府提供了大部分财政收入,但近年来石油产量锐减。相关数据显示,尼日利亚20年前的石油峰值产量达日均250万桶,但2021年—2024年的日均产量仅有130万桶。随着石油收入的下降,政府越来越依赖税收来为其支出提供资金。在此背景下,税收体系调整迫在眉睫。
尼日利亚税收体系长期以来错综复杂,多达60余项的税种让部分投资者望而却步,也极大影响了税收征管效率。对此,蒂努布政府提出了简化税制的核心策略,力求把原有税种数量减少到个位数,让税收更易于理解和遵从,也能更好地吸引境内外的投资者。
从长远来看,营商环境的改善将吸引更多企业开业经营,激发经营主体活力,从而带动税收收入的增长。这一策略早在20多年前蒂努布担任拉各斯州州长时就已奏效。经济的发展为拉各斯这座拥有超过1500万人口的庞大都市区(拉各斯州的首府城市)奠定了债券发行的基础,并进一步推动了地铁项目的建设。
蒂努布在税改法案中还提议,设立尼日利亚税务局以取代现有的联邦税务局,并创建联合收入委员会,促进联邦和州政府对税收的共同监管。此外,他还提议通过制定《尼日利亚税收法案》,将此前分散的11部税收法律整合为一部统一的法规。
尼日利亚联邦税务局改革负责人奥卢费米·奥拉林德在一次报告中表示:“我们要直面税收体系日益复杂的现实情况,与时俱进地调整相关税率,以适应娱乐、科技等新业态的发展需求。”他指出:“税改势在必行,这也是为了与国际先进税收制度接轨。”
税改之路困难重重
税收改革无疑是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经济发展的必经之路。然而,由于触及多方利益,蒂努布政府提出的各项举措在实际推进中面临重重阻力。
为填补财政缺口,蒂努布政府拟将增值税税率分阶段上调:2025年内将税率从当前的7.5%提升至10%,随后在2026年—2029年逐步提高至12.5%,最终到2030年固定为15%。然而,这一提议遭到议员们的强烈反对,他们指出:“这将加剧经济危机,大大增加尼日利亚人的生活成本。”北部州长论坛也持相同立场。在2025年2月举行的听证会上,众议院多数议员最终否决了该建议。
此外,税改法案第75条也引发了众议。该条款拟赋予总统单方面的所得税豁免权,允许其对特定企业或行业的所得税以及企业任何来源的利润给予免税优惠,且无须提供具体理由。该条款还规定,总统可通过行政命令直接修改、增删免税条款。议员们担忧,这种缺乏制衡的自由裁量权可能滋生权力滥用,明确表示:“该条款不仅违背税制公平原则,更与选民诉求严重冲突。”
更令大众担忧的是,教育与技术投入面临“断供”危机。税改法案第59条计划向企业开征“发展税”以筹措学生教育贷款基金,并逐步削减对高等教育信托基金、国家科学与工程基础设施局及国家信息技术发展局等机构的拨款。这引发了议员们的强烈反对,他们认为法案未提供融资替代机制,无异于“逐步取消这些机构”。尼日利亚州长论坛也强调,教育与技术进步是国家长远发展的根基,稳定持续的资金投入不可或缺。
种种迹象表明,尼日利亚税改之路曲折漫长,未来走向充满不确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