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曙光村处处充满“致富曙光”

2025年04月14日 版次:02        作者:龙欣妍 胡敏荣

春耕备耕忙,不负好时光。

在西安市长安区曙光村的设施农业基地里,一排排充满现代感的大棚整齐排列,勤劳的农人们正忙碌地修整着棚体的每一个细节,一派万象“耕”新的景象。

位于终南山下的曙光村,有耕地6600亩,1700户村民长期以种植和务工谋生。如何让这个风光好、林地多、农业基础好的村庄实现产业升级?让村民的日子越过越好?

作为曙光村的对口帮扶单位,2021年,国家税务总局西安市税务局帮扶曙光村流转了25个闲置的大棚种植蔬菜,曙光村拥有了致富的第一缕曙光。

“经过几任驻村书记的努力,现在曙光村蔬菜基地全年上市品种近30个,不仅盘活了闲置资源,还带动村里人实现了家门口就业。”西安市税务局驻曙光村第一书记杨鹏说。

2023年,在西安市税务局和长安区农业农村局的支持下,曙光村又对大棚种植基地进行了升级,与陕西师范大学结成战略合作关系,共建西北濒危中药材(曙光村)繁育与推广基地,大棚种植中草药成了曙光村的又一缕致富曙光。

“目前大棚里已经种下柴胡、淫羊藿、苍术、白芨等。”村民刘利平算了一笔账,“一亩淫羊藿种苗至少能卖3万元,而玉米一年产量较好的情况下,一亩地才能收入1000元,这样算下来,可比种玉米强多了。”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到“以科技创新引领先进生产要素集聚,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引导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与农户等紧密联合与合作,通过保底分红、入股参股、服务带动等方式,让农民更多分享产业增值收益”等内容,这让杨鹏感到特别振奋,已经开始在谋划进行产业再拓展,新增3个—5个大棚,种植西瓜、甜瓜等水果。“我们要让曙光村名副其实,处处充满‘致富曙光’!”杨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