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戏新唱《报税名》

2025年04月14日 版次:05        作者:梁轩轩 张颖 本报记者 张士勇

进入4月,阳光晴好,河北省河北梆子剧院排练厅内丝竹悠扬,国家税务总局石家庄市桥西区税务局几名青年干部正在戏曲演员的指导下,将传统戏曲《花为媒》选段改编为《报税名》,老戏新韵引得排练厅内笑声阵阵。戏曲与税法的碰撞,让税收政策宣传更加生动有趣。

排练厅外,桥西区税务局“梨园税务服务队”的成员正拿着一本税收政策汇编,为河北梆子剧院一级演员、第31届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郝士超讲解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政策。

郝士超8岁学艺,师承多位戏曲名师,从艺30年来精益求精,练就了扎实的基本功,形成了文武兼备的鲜明特色,先后主演过《瓦桥关》《宝莲灯》等30余出剧目。

去年,针对戏曲行业实际需求,桥西区税务局组建“梨园税务服务队”,多次到辖区内戏曲院团开展税法辅导,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个人所得税等相关政策,让戏曲从业者们对税费政策有了更加直观、清晰的认识。

郝士超向记者展示了手机里的个税账单,他说:“河北梆子是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燕赵文化的重要载体。作为文艺工作者,依法纳税既是我们的义务,也是对观众的诚信承诺。”

这几年,郝士超自愿担任税法宣传志愿者,排练之余,他常向身边的戏曲从业者普及税法知识,鼓励大家不仅要演好戏、传好艺,还要作好依法纳税的表率,为营造诚信公平的税收环境作出贡献。

这些年来,税务部门除为剧院的个人讲解税收政策外,还帮助剧院规范了涉税申报,确保依法合规适用税费政策。剧院财务负责人介绍,2024年,河北梆子剧院享受企业所得税、房产税及城镇土地使用税等各类优惠政策减免共计63.8万元。他们将减免的资金全部投入到戏曲创作、人才培养和舞台设备更新中,为剧院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郝士超说,通过税务部门的宣传讲解,他更加理解了“饮水思源”的道理。“国家用税收建设剧院、培育人才,我们理应用好政策,反哺艺术创作,在吸收群众喜闻乐见内容的同时,也在戏曲中融入更多经济社会发展的元素,让传统戏曲变成反映经济社会发展成就、满足大众需求的文化精品。”他说。

用戏曲唱腔讲解税收政策,借着一曲税宣“好戏”,桥西区税务局让税法宣传在传统老调中唱出了时代新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