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春光的沐浴下,楼下院子里的几株海棠盛开得娇艳夺目。轻抚粉红的花瓣,恍惚间像穿越剧一样回到了多年前的时光。
小学时的我,觉得写作文是一件很难的事,写出来的命题作文总被同学嘲笑“没有文气气”。我把苦恼告诉了同校读初中的姐姐,她说那是因为我的作文缺少形容和描写。
一天午后,姐姐拉着我跑到操场边的海棠树下,指着满树繁花说,你看,如果形容一下这些花,只说“满树的花开了,真是好看”,是不是不生动?换成“满树的花盛开了,鲜艳夺目、香气四溢”,是不是感觉不一样了?我似乎豁然开朗,“文气气”就是要有形容词呀。自那以后,我就刻意为文章添加修饰语,有时甚至不管恰当不恰当,只管把好听的词堆上去。这种做法虽然幼稚,但是在小学生里还是显得比较特殊。老师也很有耐心,并没有批评我,而是因势利导地精心辅导。那些原本平淡的语句,因为一个副词或形容词变得鲜活起来;那些普通叙事的段落,因为一句成语或者典故,意境得到了提升,我也被文字的魅力深深地吸引,从此迷上了写作,作文时不时被老师选中张贴在学校的专栏里,激励着我在文字的路上不断前行。
参加工作后,我从乡镇税务所调入县城税务机关,第一次为领导起草讲话稿,才深刻地理解了什么是真正的“文气气”。我熬了一个通宵写出来的稿子,被领导删去十之八九。纸页上纵横交错的修改痕迹,宛如园丁修剪花枝时落下的残红。我脸颊发烫,不知所措。领导看出了我的尴尬,微笑着安慰我:“没什么,你刚干这项工作,有个熟悉过程,先跟我出去走走吧。”
午后的办公楼花园里,领导踩着满地落花,慢条斯理地对我说:“你看这些海棠树,现在是不是很好看?你可知道,园丁为什么要这样修剪,而不是乱剪一气?如果你来修剪,你该留哪里?剪掉哪里?写公文类的文章,就像修剪这海棠树一样,每说一句话,都要考虑这句话是否有用,能不能把你的意思表达清楚。而且,给地方政府的汇报,要体现地方工作重点,而不是把行业工作写得太细……”我想起姐姐和老师的话,原来写文章与修枝是异曲同工的。后来在无数个伏案的深夜,我常对着稿纸出神。有时删去华丽的排比,像摘下过于繁密的花苞;有时加一句朴素的结语,像为瘦枝系上一段红绸。相比华丽的辞藻,凝练准确的表达更能传达重点,便于读者阅读和理解文意。
春风拂过,飘来海棠花的淡淡清香,将我的思绪拉回现实。远处传来孩童的嬉闹声,会不会还有谁家的孩子被作文难住?我莞尔一笑:海棠花开花谢,而文字是一场不会落幕的花期。它们像种子,埋在时光的土壤里,某一天被某个人拾起,便会悄然发芽,开出一树新的海棠。
(作者单位:国家税务总局苍溪县税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