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处柔软而温暖的地方,我的这方天地,便是老家的院子。它位于湖南益阳赫山美丽的兰溪河畔,一个独立的农家小院。院子旁蜿蜒的兰溪河静静流淌,水波荡漾着岁月的涟漪,滋养了这一方充满诗意与温情的土地。
老家的院子坐北朝南,东边临水,西侧是堤。水与堤,一动一静,构成了院子独特的守护屏障。靠兰溪河的一侧,几棵高大的樟树拔地而起,繁茂的枝叶交织在一起,像是一把把巨大的绿伞,为院子投下一片清凉的绿荫。每当微风拂过,樟树叶哗哗作响,那是大自然演奏的温柔乐章,也是我童年最熟悉的摇篮曲。
母亲喜欢种花,小时候院子里种了不少乡下常见的花草。印象中,尽管院子简陋,但因有花草的点缀,便也显得格外有灵气。10多年前,我和弟弟相继参加工作,老家便只剩母亲。尽管多番劝说,母亲仍不愿随我们进城。她守着这个充满回忆的院子,守护着与父亲共同生活过的点点滴滴,小院也成了我心中最深的挂念。
去年,我决定帮母亲整修这个院子。我们商量定下了2年规划,第一年修花园,第二年建果园。从画图规划、采买花草树木,再到分区域种植,我都全程负责。去年春天,我们在靠兰溪河的院子东侧,种下了成片云南月季、紫薇、三角梅等,还种了绣球、乒乓菊等各色花草,就这样,花园初见雏形;今年春天,我们刚刚种下了7棵香柚,还搭了1个葡萄藤架,种了3株巨峰葡萄树。加上之前已有的黄桃、李子和橘子树等,果园一下子有了规模。而当下最亮丽的,则是靠堤的西侧,母亲10多年前种下了7棵月季花树,现在树已有近2米高,成百上千的红色花朵,筑成了一堵浓密美丽的花墙,那是兰溪河边最惹人注目的风景。现在的院子,不仅一年四季树木郁郁葱葱,各色花卉也四季常香。它们或娇艳,或淡雅,在这个清新的地方悄悄地绽放。因为母亲姓夏,我便给院子取了一个好听的名字,夏夏的花园。
春日的阳光温柔地洒在院子里。我蹲在母亲身旁,看她小心翼翼地用铲子翻动着月季丛中的泥土。她的动作很慢,却很专注,仿佛在对待一件珍贵的艺术品。月季的芬芳在空气中弥漫着,混合着新翻的泥土气息,沁人心脾。“这里再补种几棵月季,那边可以种些牵牛,三角梅下再种些石竹花……”母亲一边规划,一边用手比划。我注意到她说话时眼睛亮亮的,像是回到了年轻的时候,神采奕奕。我欣喜地意识到,这片花园不仅成了她的精神寄托,更是她重拾生活热情的源泉。记得那天下午,母亲蹲在地上给月季剪枝,阳光透过树叶在她银白的头发上跳跃,额头还有细细的汗珠。我本想劝她别太累,可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看着她专注的神情,我又一次领悟到了孝顺的真正含义。那不仅仅是照顾长辈的日常生活,更重要的是理解、尊重并顺其心意。
随着年龄增长,我的恋家情结日渐浓郁,一有空闲便想着回家,回到那个四季花香的院子。车子驶进村口,熟悉的景色扑面而来,兰溪河水依旧潺潺,堤边田野一片翠绿。一进院子,那熟悉的月季花香便萦绕鼻尖,母亲早已在厨房里忙碌起来。餐桌前,吃着母亲做的小菜,听她唠着家常,那一瞬间,所有疲惫烦恼都烟消云散,只剩下满满的温暖与幸福。
饭后,我会陪母亲在院子里散步,听她讲村里的新鲜事,或者静静地坐在院子里,感受着微风的轻抚,看晚霞渐渐染红了天空,又慢慢地落进兰溪河里。有时候,我也会独自沿着河畔的小径散步,脚下的石板路,一直延伸到兰溪河边。河水在夕阳的余晖下闪烁着金色的光,偶尔有几只水鸭子在河里嬉戏,泛起一圈圈的涟漪。河畔的月季和三角梅,红的、黄的、橙的,五彩斑斓,它们在风中轻轻摇摆,跟我温柔地打着招呼。
我深爱这个院子,爱它的每一寸土地,每一棵树,每一株草,每一朵花,甚至是每一片叶子。它不仅仅是一个院子,更是我心底的牵挂。无论走得多远,无论身处何方,它都如母亲温暖的怀抱,随时等待我归来。
(作者单位:国家税务总局湖南省税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