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当劳中国首席财务官汪斌:

从开票入手,加速税务管理数字化转型

2025年04月18日 版次:05        作者:本报记者 李雨柔 郑昕

最近,北京市民刘先生在麦当劳小程序完成点餐后,提交了开具发票的申请。不到1分钟,刘先生预留的邮箱里就收到了这笔订单的发票。在中国内地,有超过7000家麦当劳餐厅,每年服务顾客超过12亿人次,像刘先生这样的发票开具业务,每天都会发生很多次。作为一家大型餐饮连锁集团,金拱门(中国)有限公司(以下称麦当劳中国)如何保障顾客拥有“丝滑”的开票体验?又如何管理好企业税务事项?麦当劳中国首席财务官汪斌给出的答案是——从开票入手,加速推进企业税务管理数字化转型。

◀ 大型餐饮连锁企业的业务模式 ▶

“从行业特点来看,大型餐饮连锁企业是实现税务管理数字化的‘理想土壤’。”汪斌介绍,与大多数生产型企业不同,大型餐饮连锁企业的纳税申报主体数量庞大。以麦当劳中国为例,目前中国内地运营的麦当劳餐厅超过7000家,未来的目标是开设1万家餐厅。虽然麦当劳中国的纳税主体数量庞大,但是其业务模式高度统一且相对简单,因此用数字化手段替代重复且高度同质化的手工工作,能够充分发挥数字化的规模效应,产生较高的投资回报率。

结合具体纳税申报工作,麦当劳餐厅遍布全国各地,具有跨区域经营的特点,且涉及增值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印花税等诸多税种,在纳税申报过程中,既要考虑不同税种在汇总申报架构等方面的不同要求,也要兼顾一些地方性税种在申报要求上的差异。如果单纯依靠人工来完成,不但耗时耗力,而且可能出现错报、漏报等问题,引发税务风险。而随着信息技术不断发展,这些问题可以通过系统方案和技术手段来解决。

汪斌回忆,麦当劳中国的税务管理数字化转型可以追溯到2011年。最初,企业的主要目的是借助信息系统形成更加标准化的税务处理流程,适当降低因税务人员专业能力差异带来的税务风险。在税务管理数字化初步探索阶段,麦当劳中国搭建了相对简单、基础的税务管理系统框架,将Excel工作表的计算功能置于系统中,外部数据源主要是各会计科目的期末余额,涵盖的税种较为有限。“虽然简单,但这是我们在税务管理数字化方面迈出的第一步,为后来的工作打下了扎实的基础。”汪斌说。

◀ 每天发票开具申请数以万计 ▶

在连锁餐饮行业中,体验管理至关重要。申请和开具发票,是顾客体验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国内规模较大的餐饮连锁企业之一,麦当劳中国每天都要面对数以万计的开票申请。如何更高效、更准确地将发票交付给顾客,一直是企业重点研究的问题。“于我们而言,从税务机关最初开展的电子发票试点,到全面推广数电发票,都为企业推动建设发票管理平台提供了重要契机。”汪斌说。

作为信息时代发票形态及服务管理方式变革的新产物,电子发票是储存信息系统的电子记录信息,有利于进一步简化发票的流转、存储、查验、比对,提升节能减排效益,降低纳税人成本,强化税务发票管理。2012年11月,深圳、重庆、南京、杭州、青岛五个城市依托电子商务示范城市建设工作开始试行电子发票,北京、上海、成都在政府支持下同步启动电子发票试点,陆续完成了电子发票应用系统建设。以2012年上海启动电子发票试点为契机,麦当劳中国开始搭建电子发票管理系统,建立起一站式发票管理平台,通过与前端业务系统订单信息的对接,实现了增值税电子普通发票端到端的自动化开具,存储和交付也都转为线上操作。

“近两年,我们又迎来了第二次发票管理升级的契机。”汪斌告诉记者,随着金税四期和数电发票的全面推广,麦当劳中国将数电发票升级、对接乐企平台提上议事日程,在企业内部启动数电发票升级改造。经过半年时间,麦当劳中国完成了乐企自用平台接入申请,将企业内部所有相关系统进行了升级调整,并于2024年3月接入乐企自用平台,开出首张对客数电发票。2024年5月,全国所有麦当劳直营门店均完成切换工作,开始全量开具数电发票。最近,麦当劳中国又完成了乐企联用平台的搭建,并逐步在获得麦当劳餐厅特许经营权的被特许人中推广使用,有助于被特许人稳定、高效、合规地开具数电发票。

据了解,麦当劳中国持续完善发票管理平台,不断提升企业前端业务中台能力,如今,从顾客下单到收到发票,全流程自动化操作。接入乐企平台后,实现对客开具数电发票,整个流程更加顺畅、高效、便捷。“数电发票全面切换以来,我们的开票数量超过1000万张,绝大多数发票的开具时间都不超过1分钟,且几乎不需要人工介入。”汪斌说。

◀ 搭建高度自动化的税务管理系统 ▶

1990年10月,中国内地首家麦当劳餐厅在深圳开业。35年后的今天,麦当劳餐厅网络遍布全国280多个地级市和2200多个县级市,数量超过7000家。目前,中国是麦当劳全球发展最快的市场。根据规划,麦当劳餐厅在中国内地的数量或将突破1万家。

“麦当劳中国的快速发展,对企业税务合规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汪斌举例说,麦当劳中国目前有5000多家直营餐厅,纳税申报工作需要集中、统一处理,涉及多个税种,工作较为复杂、繁琐。因此,需要借助税务管理系统构建统一的涉税处理规则和流程,自动化处理大量税务数据和涉税业务,减少重复性人工操作,提高工作效率。同时,通过系统对接涉税数据源、将计算规则标准化和系统内部交叉比对等方式,提高税款计算的准确性,减少人为失误。

随着发票管理平台的建立与完善,麦当劳中国的发票数据实现了全面电子化。同时,企业内部各职能部门都在数字化转型,建设各自的业务信息系统,比如合同管理系统、订单管理系统、财务中台系统、员工报销系统等。发票管理平台的相对成熟和前端业务管理系统的日趋完善,为麦当劳中国搭建高度自动化的税务管理系统提供了可能性。“大部分税务管理所需要的业务数据、财务数据等,都可以通过系统自动交互来实现。”汪斌说。

基于提升税务合规水平、提高税务管理效率的目标,麦当劳中国以最初的税务管理系统框架为基础,搭建了一个税种覆盖更全面、功能更强大、数据和流程管理更完整的税务管理系统,涵盖涉税主数据管理、全税种纳税申报、线上审批、线上归档等各项基础性税务管理功能,系统留痕、自动提醒、批量审批等功能进一步优化了企业税务管理流程。

目前,麦当劳中国税务管理系统已经全面运行2年多,企业纳税申报工作的效率和准确性显著提高。汪斌告诉记者,企业月度、季度纳税申报工作的自动化率基本达到90%。除个别特殊业务场景需要人工处理外,企业的税务管理系统基本实现了自动获取申报所需要的各种业财税数据,并根据预设规则一键生成各税种的底稿及纳税申报表,企业财税人员只需对其进行确认、复核,减轻了他们纳税申报的基础准备工作。借助税务管理系统,麦当劳中国可以在申报期内用人数较少的团队高效、准确地完成全国5000多家直营餐厅的各项纳税申报工作。“据测算,系统上线初期,企业仅人力成本就节约了40%。随着系统进入稳定期,预计系统还能带来更大幅度的效率提升。”汪斌说。

◀ 持续推进税务管理数字化转型 ▶

提及下一阶段的重点工作,汪斌告诉记者,接下来,麦当劳中国将继续做好发票管理、纳税申报等基础性税务工作,并持续挖掘税务风险管理和涉税数据运用的潜力。

就基础性税务工作而言,目前企业的税务管理系统已经基本实现自动取数生成工作底稿和申报表,下一步的重点是对接电子税务局的直连申报功能,打通纳税申报“最后一公里”,最终实现端到端的系统链路,进一步提高纳税申报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在税务风险管理方面,麦当劳中国计划在保障数据安全的前提下,借助人工智能等最新技术构建一套全面、智能的内部税务风险识别与预警系统,对税务数据进行深度分析与实时监测,通过设定符合行业及企业自身特点的风险指标和风险评估模型,自动识别潜在的税务风险,及时发出预警信号,为日常税务管理和提高合规水平提供支持。

作为有着丰富企业税务管理数字化转型经验的财税工作者,汪斌认为,涉税数据背后隐藏的价值不容小视。用好涉税数据,既有助于企业管理层迅速把握全局性的财务、税务状况,也能帮助企业在更深层次和更广范围内开展财务分析。因此,在做好税务管理工作的同时,麦当劳中国财税团队也在思考如何将税务数据与其他业务、财务数据联动,通过建立“税务数据集市”、提升数据分析能力,通过可视化方式直观呈现数据分析结果,深入洞悉数据背后的重大商业决策考量点。

“开展税务管理数字化转型,我们将步履不停。”汪斌表示,在数字化时代,税务机关持续深入推进智慧税务建设,麦当劳中国也将紧跟税务机关数字化建设步伐,不断加速企业各项税务工作的数字化转型,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持续提升税务合规管理水平,助力企业在合法合规中提升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