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清涧:税收数据池覆盖涉农全产业链

2025年04月22日 版次:04        作者:李杰 孙艺伟 本报记者 陈显信

近期,陕西省发布2024年度十大营商环境突破年典型案例,同时对2024年度全省营商环境典型案例进行颁奖。其中,国家税务总局清涧县税务局报送的“创新‘预警+递进+顾问’税收监管新模式”获全省营商环境典型案例一等奖,同时也获评十大营商环境突破年典型案例。

清涧县是农业传统县,清涧红枣、紫晶枣、黑毛土猪肉、粉条、红梅杏、沙地红薯、小米、苹果8个特色农产品获得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认证。清涧县税务局党委书记、局长张亮介绍,2024年,该局针对涉农行业存在的代开发票不规范、农产品收购发票监管不足等问题,通过加强外部数据交互,建立涵盖农产品收购、加工、销售等全环节的税收数据池,构建风险指标模型,对全县涉农行业实施分类分级监管。

设立价格监测点,

严把产品收购关

“很多涉农企业存在通过违规汇总开具收购发票、向中间商虚开发票等方式,违规享受增值税优惠的情况。同时,有的企业根据销售情况开具农产品收购发票,存在虚列成本费用的风险。”清涧县税务局税政股股长王宁表示。

为解决此类问题,清涧县税务局联合清涧县红梅杏工作专班、红枣农民协会、黑毛土猪产业联盟等多个单位设立农产品价格监测点,动态采集市场数据,构建起涵盖季节波动、品质品类的智能分析体系。当农产品收购价格超出合理区间时,系统会自动触发“预警”,税务网格员会立即上门核实排查。

清涧县是万吨野酸枣药用提取和陕北道地药材产业集群县,也是陕西省酸枣仁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全县酸枣人工栽培面积达31304亩,年产值约2.6亿元,2024年清涧县收购农户酸枣达到1820吨,支付收购金额3960万元。

“在去年的酸枣收购旺季,我们发现某合作社开具的发票上单价异常,便立即联合县农业农村局实地核查,根据酸枣种植面积、土地承包数据、农作物亩产量、库存数量、市场行情等判断收购价格是否合理。”王宁介绍,通过与同地区、同行业酸枣收购价格的比对分析,他们发现该合作社收购单价偏高,同时存在将外省收购的酸枣和当地收购的酸枣混合开具发票的情况,随即开展风险应对,指导该合作社作废红冲发票12份,补缴税款4.22万元。

据统计,自农产品价格监测点建立以来,清涧县税务局累计发现异常数据77条,核查出涉税问题52条,共查补税款8.3万元。

内外部动态扫描,

盯紧加工生产线

走进清涧县税务局风险监控中心,记者看到智慧大屏上跳动着426户涉农经营主体的动态数据。农产品价格波动曲线、仓储物流动态表、发票开具热力图等具象化的数据展示,让企业生产经营变动一目了然。

清涧县税务局通过与农业农村局、畜牧局、林业局等部门建立信息交换机制,共获取有效数据1500余条,分类整理形成《农产品种养殖管理台账》,并将外部数据与核心征管系统内数据整合,形成全县农业经营主体的生产运营数据池。通过建立“对同一农业生产者开具较大金额农产品收购发票(或取得同一人代开的大额农产品发票)”等风险指标,可从农产品单耗、运费、收购金额、开票金额等多个维度对企业进行风险扫描,及时对异常企业开展纳税评估。

“这家红枣加工企业的存货周转率曲线波动异常,仓管台账显示库存激增,但用电量、物流单量未同步增长,可能存在虚列成本风险。”王宁向记者介绍,检查人员随即前往该公司的冷链仓库,通过核对用电量、查物流单、盘库存物等方式进行反复查证,最终确认是会计人员处理错误。税务干部向会计人员介绍了正确处理方法后,现场辅导其调整了账目。

自2024年3月该数据池运行以来,清涧县税务局已对全县284户涉农企业,142户农业合作社、村集体经济建立动态管理台账,预警税收风险100余次,对18户企业开展风险核查,共计查补税款及滞纳金63万余元。

关注新销售渠道,

避免收入少确认

“现在给大家介绍的是来自陕北清涧的狗头枣,它个大核小、皮薄肉厚,枣香味特别浓郁……”最近,在抖音某直播间,税务干部发现清涧县某枣业有限责任公司的产品单场销量达40余万元。但通过系统分析发现,该企业同期申报的销售收入仅为直播平台显示数据的30%。

清涧县税务局折家坪税务分局随即展开实地核查,通过调取企业银行流水、平台交易记录及物流信息,发现该企业将部分直播收入转入个人账户,未并入企业进行申报,同时虚报农产品采购成本,将无关支出列入抵扣项目,从而少缴税款。最终,税务部门责令该企业补缴税款及滞纳金共计10.1万元。

近年来,以直播带货为代表的网络销售模式兴起,众多企业争相布局。作为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清涧布局电子商务赛道的涉农企业多达160户。为进一步规范农产品销售管理,清涧县税务局联合县农业农村局、畜牧局、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建立了全县电商联席会议机制,按照“周上报、月汇总、季盘点”的方式,督促企业如实记录、上报直播销售数据,并由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向各方报送涉农企业网络销售情况,防止企业隐匿网络销售收入、偷逃税款。

目前,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已向税务部门传递6批次共1200余条直播销售数据。

从田间地头的数据采集,到生产车间的风险防控,再到市场终端的监督监管,涉农行业税收监管新模式正在清涧逐步落地生根。接下来,清涧县税务局将继续聚焦农产品行业税收监管“堵点”,在农产品生产、收购、销售环节全链条靶向施策,切实帮助县域涉农企业规范日常经营,化解涉税风险,推动清涧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