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民营企业:合规经营故事多

2025年04月25日 版次:02        作者:本报记者 何爽

截至2024年,全省民营经济经营主体累计达291.2万户,占比95.9%,实缴税金占税收收入的41.9%……在吉林省,民营经济日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

近日,记者走访了吉林省多家民营企业,听他们讲述诚信纳税、合规经营的故事。

“我们也成了防范涉税风险的半个专家”

走进辽源市欧蒂爱袜业有限责任公司的智能车间,130台智能一体袜机整齐排列。“车间跟原来不一样了,新购置的一体机可以实现全流程自动化,1个人就能管16台袜机,生产效率提升20%,人工成本降低30%。”公司项目经理郑红霞介绍说。

欧蒂爱袜业通过设备更新和技术创新,今年新研发的15款不同样式的竹纤维提花男袜一经上市就销售火爆,产品远销加拿大等国家和地区,预计年销售额超6000万元。

企业发展壮大了,担心也多了。“企业创新研发十分不易,资金投入很大,但因为对政策理解不到位,有时会将非研发活动的费用错误地归集到研发费用中,在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时,存在人工费用、折旧费用等费用归集不准确问题。”欧蒂爱袜业财务负责人杨萌坦言。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欧蒂爱袜业经常自行组织财务人员参加税收政策及法律法规培训,增强财务人员的税务合规意识,确保在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政策时的准确性和合规性。

税务部门得知后,把课堂直接搬到公司,从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等税费政策内容,到享受条件、注意事项以及常见问题,展开深入细致的讲解。“税务干部结合具体案例讲解涉税风险防范的相关知识,让我们也成了防范风险的半个专家。”郑红霞表示。

“高质量发展的背后是各个环节的风险控制”

作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吉林敖东健康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阿胶鹿血膏等鹿系列产品和人参茶系列产品单品累计销售均过千万元。

“对我们而言,高质量发展的背后是各个环节的风险控制。”吉林敖东健康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齐宏军介绍,为加强财税管理,公司构建内控制度体系,根据业务链条制定详细的岗位说明书,通过ERP系统设置岗位操作权限,避免财税管理中的个人决策风险,同时建立涉税风险清单,重点关注政策享受、发票管理、关联交易等业务发生频次较高或风险较大的事项,定期对财税流程进行合规性审查,及时排查财税风险。

“针对新研发产品投入大、周期长的特点,敦化市税务局定期对企业申报、开票等情况进行体检,通过税收大数据帮助我们判断政策享受情况和潜在风险,辅导我们规范做好研发支出辅助账。”吉林敖东健康科技有限公司财务总监代琪表示。

为促进辖区民营企业合规经营、依法纳税,敦化市税务局采取“引导+服务+监管”三位一体的方式,积极在辖区推动形成诚信纳税导向,并依托税收管理信息系统整合企业历史申报、缴税等数据,建立动态化纳税人信用档案。通过实时监控开票、申报数据,税务部门分析企业信用风险指标,对潜在风险点进行预警纠正,提高企业纳税遵从度。

“每一次严谨对待纳税事务,都是在为企业积累信用财富”

汽车及零部件生产是吉林省的龙头产业,全省生产汽车及零部件的民营企业数量超过330家,长春富奥万安制动控制系统有限公司就是其中的一家代表。

凭借在汽车制动系统,离合操纵系统,零部件研发、设计、制造等方面的专业能力,长春富奥万安制动系统有限公司的市场份额逐步扩大,管理也更加规范,连续10年被评为A级纳税人。

10年的诚信路并非一帆风顺,令公司财务部部长潘振江印象深刻的是在一次研发费用归集中,他们发现,有3台笔记本电脑属于日常管理使用,其折旧费不符合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条件。尽管这笔费用对公司整体税负影响不大,但财务部门还是立刻组织团队深入核查同类事项,仔细梳理研发辅助账,并及时向税务部门提交书面情况说明,进行更正申报。

“诚信纳税已经深深融入我们公司的发展理念中,每一次严谨对待纳税事务,都是在为企业积累信用财富。”潘振江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