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重点领域 引导合规经营

2025年04月30日 版次:07        作者:毛同辉

引导企业合规经营,关键在于突出重点经营主体,盯紧风险多发领域,找准有力有效抓手,精准施策,抓常抓实。

关注重点经营主体。应加强对几类重点经营主体的合规引导。一是新办纳税人。新办纳税人处于“新手期”,因对办税流程、税收法规不熟悉,相对更易发生涉税风险,如未按规定报送银行账号、逾期办理纳税申报以及违规开具发票等。二是涉税专业服务机构。涉税专业服务机构是连接税务部门与纳税人的桥梁。但是,行业发展中也存在执业质量有待提高等突出问题。因此,须坚持管理与服务并重,规范涉税专业服务行为。三是新业态企业。新业态创新性强,在税费政策的理解和适用上有时存在偏差。应坚持发展与规范并重,及时监测其交易异常数据以及税费申报、开票信息等重点事项变化情况,提前化解潜在涉税风险。

紧盯几类风险领域。一是政策享受方面,存在一些企业不满足政策适用条件却“不应享而享”的情形。对此,一些地方在落实“政策找人”过程中,运用税收大数据匹配企业特征,推行“申报预填+风险提示”的服务模式,通过技术赋能实现风险管理关口前移的做法值得借鉴。二是数电发票使用方面,对于基层税务部门而言,既要提升纳税人开票、用票、受票的便利程度,也要防范虚开发票的风险,实时监控发票开具、流转、报销等环节,识别频繁开票、金额异常、开票时间异常等行为,扎紧风险防线。三是纳税申报方面,在跨境、跨区、新办等场景中,要防范逾期申报、漏报及政策、税率错误适用等风险。应进一步发挥税收大数据以及智慧税务平台的作用,加强信息比对和疑点核对,及时向相关经营主体发送个性化风险提示。

多举措引导合规。一方面,在税务合规管理中,纳税信用等级是不可或缺的要素。应以纳税信用评定为抓手,通过为守信纳税人提供多维度正向激励,建立“信用修复+预警提醒”机制,推进纳税信用体系建设,引导经营主体增强诚信纳税、合规经营意识。另一方面,加强以案说法宣传。一个故事胜过一打道理,案例警示有着更为直接、深刻的教育效果。应用足用活近年来各级税务机关查处的典型涉税违法案例,以案示警、以案说法、以案促改。此外,应进一步加强与发展改革、商务、科技、市场监管等部门的沟通合作,推动数据互联互通、服务协同协作,共同为经营主体提供法治公平的营商环境。

(作者单位:国家税务总局沧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税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