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从国家税务总局吉安市税务局了解到,2024年该局推出“三级联动、三个建议、三张函件”以查促管机制,加强对辖区内涉农行业的税收监管,取得显著成效。2025年第一季度,全市新增涉农行业涉税违法案件同比下降57.69%。
三级联动破局“老大难”
“近年来,虚开骗税屡查不绝,一直是‘老大难’问题。为此,我们探索构建‘稽查风控部门前端应对、市税务局相关部门中端施策、主管税务机关末端执行’的三级联动机制。”吉安市税务局党委书记、局长叶志军介绍,稽查部门通过深入剖析大案要案专案,列出监管漏洞和风险清单并同步传递给吉安市税务局,市税务局根据风险清单分类施策,从税种管理、征管流程优化、风险防范等方面制订整改措施和任务清单,基层税务部门积极落实任务清单,及时堵塞征管漏洞。
2024年以来,吉安市税务局稽查部门针对纺织服装、皮毛加工、竹木加工等行业的165起案件全面开展类案分析,对发现的“空壳虚开”“虚假收购农产品”“买单配票”等典型违法手段,提出了强化注册登记和发票领用审核、建立行业风险模型等措施建议。货物和劳务税、所得税等部门出台了农产品收购环节征管工作指引,主管税务机关根据指引补充采集征管数据1018条,进一步完善风险清单明细事项26个。
“根据稽查部门提出的建议,我们进一步完善了《加强农产品管理意见》,从注册登记、发票领用、生产经营等环节强化涉农企业全过程监督管理。”吉安市税务局货物和劳务税科科长贺江楠介绍,2024年全市开具农产品收购发票的企业同比下降37.6%,对涉农行业的税收监管得到有效加强。
三个建议靶向“治未病”
“从以往的查管经验来看,案件查办后,稽查部门没有指出管理的痛点,导致‘查’与‘治’衔接不畅。”吉安市税务局稽查局审理中心负责人陶睿介绍,为此,该局针对稽查工作中发现的征管漏洞和风险隐患,按其性质精准画像,制发《个案建议书》《类案建议书》《以查促管建议书》,并推送至主管税务机关及相关业务科室,帮助其提前发现并消除风险隐患,靶向“治未病”。
2024年,吉安市税务局稽查部门在查处某纺织服装企业虚开增值税发票案时发现,该企业无实际生产能力,伪造厂房租赁合同,利用他人场地、设备等制造正常生产的假象以达到虚开发票目的,涉案金额4000余万元。
对此,稽查部门向主管税务机关制发《个案建议书》,建议对其加强日常排查,重点核实企业是否存在无实际农产品收购、无实际经营场所、无实际生产设备、无实际生产能力的情况,防止挂牌虚开。同时,针对全市纺织服装行业所暴露出的涉税问题和风险隐患,形成《类案建议书》提交至市税务局业务科室,并起草《关于加强服装行业监管的以查促管建议》报送市税务局加强税收监管工作领导小组审议。据此,市税务局迅速启动行业专项治理,根据纺织服装行业工艺流程,瞄准棉花收购、耗电、耗水、耗材以及运输费用、场地租金等关键要素,整合内外部数据,搭建行业风险模型,3个月内筛查出81户异常企业,责令补缴税款及滞纳金937.35万元。
“2024年全市税务稽查部门制发个案建议66份、类案建议4份、以查促管建议3份,累计形成优秀稽查案例31个,有效防范了系统性的重大风险和征管漏洞。”吉安市税务局稽查局局长温和宾介绍。
三张函件督促“快落地”
为确保以查促管举措落实落地,吉安市税务局建立“案件分析—提出建议—整改规范—跟踪问责—督办考核—总结提升”全过程、全周期闭环管控机制,并推出“三级调度三张函”的督查督办工作法,即通过办公室一级调度、分管领导二级调度、主要领导三级调度,以及《重点工作提示函》《重点工作督办函》《重点工作警示函》开展分级督办,对涉税高风险环节开展全过程即时督促。对未按要求落实整改建议和涉嫌违纪违法的相关人员,分别开展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和一案双查,增强落实“刚性”。
“实施‘三张函件’督查督办后,稽查建议有了跟踪问效,以查促管相关工作能够快速落地。”温和宾表示。据了解,落实“三级调度三张函”督查督办工作法以来,2024年吉安市税务系统共发布《重点工作提示函》16份,《重点工作督办函》1份,《重点工作警示函》3份,回复率100%,列入督促的工作“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音”,有效推动了区域高风险行业税收治理。
下一步,吉安市税务局将全面梳理并编制纺织服装皮革、木材加工及家具、医药及医疗器械等5个重点行业《稽查案例集》,建立完善风险模型库和培训案例库,实现一案一查处、一行一整治、一域一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