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国家税务总局无锡市税务局在专项督审中发现,部分企业因政策理解不到位,面临先进制造业增值税加计抵减政策和出口退税交叉适用的涉税风险。针对这一问题,无锡市税务局创新推出“智能预警+人工复核”双轨校验模式,通过精准监管和暖心服务,既守护政策红利“真金白银”,又织密风险防控“安全网络”。
设立模型:快速识别政策落实风险点
根据《关于先进制造业企业增值税加计抵减政策的公告》规定,先进制造业企业出口货物劳务、发生跨境应税行为不适用加计抵减政策,其对应的进项税额不得计提加计抵减额。此项政策要求出口企业准确核算,明确区分内外销对应的进项税额。
然而,无锡市税务局干部在日常工作中发现,部分先进制造业企业在政策执行过程中存在“盲区”,未能准确区分内外销进项税额,导致违规享受加计抵减优惠。“这是政策理解的问题,也是企业内控的短板。”无锡市税务局货物和劳务税科科长华学成分析提出,“当出口退税与加计抵减政策叠加,企业财务核算面临新考验。”
面对这一棘手的监管难题,无锡市税务局迅速组建跨部门攻坚专班。督察内审科与货物和劳务税科等多部门联手,以“数据挖潜+智能建模”双轮驱动,对先进制造业企业开展“税务体检”。该局通过深度挖掘电子底账系统的关键字段,设立优惠政策落实风险指标模型,构建起出口退税与加计抵减申报数据的“交叉验证”机制,快速、精准识别优惠政策落实风险点。
闭环校验:为税收监管装上“显微镜”
去年8月,优惠政策落实风险指标模型预警显示,某年营收数十亿元的上市公司、知名高新技术企业异常申报。经税源管理部门辅导自查、业务部门逐户审查、督审部门复核把关,无锡市税务局确认这家企业确实存在多享受增值税加计抵减政策优惠的情形。
在税务干部的指导下,企业很快发现了核算环节的计算错误,及时完成更正申报,补缴税款300余万元。
“这次经历给我们上了深刻一课。”该企业财务总监坦言,“税务部门不仅帮我们纠正了错误,更重要的是促使我们完善了内控机制。现在,我们专门增设了政策适用复核岗,确保每项优惠都合规享受。”
为确保模型指标的精准性和实用性,无锡市税务局采取“试点先行、稳步推进”的工作策略,选取产业集聚度高、业务类型丰富、具有代表性的无锡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作为试点区域。在试点过程中,该局建立“数据建模—实地验证—动态优化”的闭环校验机制,经过为期3个月的反复测试、验证和调整优化,实现申报数据勾稽关系自动比对、异常数据智能标记、涉税风险精准定位的突破性成果。这一成果为税收监管装上了“显微镜”,让隐藏在复杂业务中的风险无处遁形。
以点带面:从“整改一家”到“防控一类”
查处不是目的,规范才是根本。为充分发挥“整改一家、规范一片、防控一类”的示范引领作用,无锡市税务局以风险指标模型为基础,开展全市同类型企业涉税风险专项排查。截至目前,全市税务部门累计排查同类型风险企业507户次,补缴税款869万元。
“我们不仅要当好‘守门人’,更要做好‘引路人’。”无锡市税务局督察内审科科长胡斌说。
无锡市税务局通过税企共建、专题政策宣讲会等方式,打好“政策解读+申报指导+风险提示”服务组合拳,切实帮助企业吃透政策要点、厘清全流程风险点,推动先进制造业、出口型企业等重点群体建立内部风险防控机制,实现风险防控由“事后应对”向“事前预防”转变。
“现在我们的风险防控意识更强了,内控机制更完善了,发展步子更稳了。”无锡奇比特润滑油有限公司财务负责人说。